只是选妃之事,既需合你心意,亦需顾全朝堂安稳。
杨少卿在农事上于国有功,其女性情端正,确是良配。
母后这样说,并不是要你选定杨佩佩,
只是回答你说杨佩佩循规蹈矩恐与你性情不和的说法,
好女子自然不在少数,你且慢慢斟酌,若是这里每一个姑娘都不称你意,
母后再为你寻其他合适之人便是。”
武媚娘这般顺承,反而令李弘疑窦丛生,
他认定这只是母后的缓兵之计,想来母后心中真生属意的太子妃并不在这十二人中,
她明知自己不会青睐她所选之人,才故作“全听你便”之态。
定然是如此,她先是让自己在这些不合心意的人选里耗尽心性,
待自己厌烦难决时,再顺势推出那个藏于暗处的真正属意者,
届时自己反倒会误以为是“自主选择”,连反驳的缘由都无从寻觅。
念及此处,李弘骤然改弦更张。
“母后所选之人,定是周全妥当,那儿臣便再细加审阅。”
武媚娘闻言一愣,李弘今日这般顺从,毫无往日叛逆的样子,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见武媚娘面露惊讶,李弘更觉自己猜中了母亲心思,
心中暗自得意,面上笑容亦真切了几分,
眼底的小心思,武媚娘一眼便看穿。
“母后放心,儿臣信母后一定会为儿臣择一位既合心意、又能助儿臣稳固东宫的太子妃。
儿臣先前不过是一时钻了牛角尖,如今已然想通,母后考量周全,断不会让儿臣受委屈。”
李弘这句话,显然并不是出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敷衍的场面话,
武媚娘听着矛盾不已——既欣慰他似有“懂事”之态,愿意体谅自己的考量,
又清晰察觉到那话语背后的疏离与试探,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明明是母子间的对话,却满是彼此揣度的客套,没有半分寻常人家母子的坦诚与暖意。
她微微垂眸,只盼他再长大几岁,便能明白她的苦心,
武媚娘缓声道。
“好,那母后明日设宴,令这十二位女子于蓬莱殿陪侍,你可与她们论经谈史,亲自体察他们的品性。”
李弘见武媚娘似是兴致不高,心中越发笃定自己的判断,喜悦更甚。
“嗯,儿臣听母后的,就这样安排。”
次日蓬莱殿宴席之上,十二位女子身着襦裙,依父亲品阶侍立两侧。
“臣女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都起来吧,赐座!”
武媚娘含笑回道。
“谢皇上,谢皇后娘娘。”
姑娘们的礼仪一丝不苟,
屈膝起身时裙摆轻扬却无半分凌乱,
应答声清脆婉转又不失端庄,
抬手落座间皆恪守着世家女子的教养,
连指尖触碰座椅扶手的力度都恰到好处,
既显对帝后的恭敬,又不外露刻意讨好的局促。
————————分界线
宝子们踊跃留言啊,对剧情有什么看法或者阁主有什么剧情写漏了的,都可以提出来的哈,
感谢宝子们的支持和鼓励!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