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 第187章 被双重打击到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被双重打击到了(2 / 2)

“看那片石头,层层叠叠,像不像朕当年设计的宝货制?可惜,未能如此稳固……”

“咦?那两石对立,一高一低,像极了朕与光武陛下当年之势啊!”

刘秀:“……”

“妙啊!此石悬于空中,仅一点相连,可谓险中求存,朕深有体会!”

清瞳叹气:“陛下,您再体会下去,我怕您要体会出心脏病了。”

武则天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对清瞳说:“清瞳姑娘,看来这石林于王巨君,倒比那史书更有看头。”

清瞳干笑两声:“呵呵,是啊,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游客眼里也有一千种石林解读嘛……”

为了转移王莽的注意力,清瞳决定带他们去体验彝族撒尼人的风情文化。在欢快的民族音乐和热情的舞蹈中,王莽总算暂时从他的“改革沉思”中走了出来。

但对那些色彩鲜艳、图案抽象的民族服饰又产生了兴趣,开始琢磨这会不会是某种古老的、未被周礼污染的图腾符号……

午餐安排在景区附近的农家乐,吃的是当地特色的宜良烤鸭、彝家坨坨肉等。美食当前,气氛总算融洽了不少。

然而,就在饭毕喝茶休息,欣赏窗外宁静的田园风光时,王莽看着远处田野间整齐的沟渠和现代化的农业大棚,又像是被触动了哪根神经。他沉默良久,忽然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对面正在悠闲品茶的刘秀。

那眼神,不再是之前的自怨自艾,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求证欲。

“光武陛下,”王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昨日你言,治国须顺其脉络,不可强求。那我且问你——”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若当年,天下人能理解我之变革,若那些世家豪强不曾顽固抵抗,若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我之王田、奴婢私属、五均六筦等策,是否……是否也能如这石林一般,虽看似奇异,却自成一道风景?是否也能如这后世之景,开创一番新天地?”

来了来了!终极命题终于被抛出来了!

清瞳心里的小人开始疯狂敲锣打鼓。武则天放下茶杯,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一副“好戏开场了”的表情。

刘秀端着茶杯的手稳稳当当,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吹了吹茶沫,呷了一口,仿佛王莽问的只是“这茶味道如何”。放下茶杯,他才抬起眼,平静地迎向王莽那灼灼的目光。

那目光里没有嘲讽,没有胜利者的优越,只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澄澈。

“巨君啊,”刘秀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像山间的溪流,沉稳而有力,“治国如观景,须得其真意。你只见这石林之奇,可曾想过,它为何能历经千万年风雨而不倒?”

他指了指窗外嶙峋的石峰:“因其根,深植于这大地之中。因其质,本是坚硬的石灰岩。风霜雨雪,不过是将其雕琢,而非改变其根本。”

他的目光转向王莽,变得深邃:“你之变革,立意或有不凡之处。然,可曾深植于当时民心之根?可曾契合于天下大势之质?强行将一套看似完美的蓝图,套在已然疲惫的江山社稷之上,犹如欲让柳树长出松针,让稻谷结出麦穗。纵有奇思,终是空中楼阁。其败也,非因无人理解,实因……违背了这天地与人心本身的‘脉络’。”

他最后重复了“脉络”这个词,语气加重。

“而这后世之景,”刘秀的目光扫过远处的农田和更远处隐约可见的现代村镇,“其繁华非一蹴而就,乃是顺应时代变迁,一步步演变而来。其根基,在于科技之进步,在于制度之完善,更在于……亿万人心之所向。非一人一时之力可强求。”

一番话,如清泉漱石,既点明了王莽改革失败的关键在于脱离社会实际,又巧妙地将其与自然规律和现代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比,格局瞬间打开。

王莽张了张嘴,他想反驳,想说“我那是为了天下大同”,想说“周礼旧制早已不合时宜”,但看着刘秀那平静却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神,以及窗外那个活生生印证着“顺应脉络”才能长久发展的现代世界,他那些争辩的话,突然就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样,靠回椅背,喃喃道:“根……质……脉络……哼,说得轻巧。”但语气里,已经少了许多之前的偏执,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和……思考?

清瞳看看一脸高深莫测的刘秀,再看看备受打击但似乎有所触动的王莽,以及旁边看戏看得十分满足的武则天,内心不仅和144吐槽起来:

【这哪是云南旅游团?这分明是帝王级心理健康辅导暨历史复盘研讨会啊!还是自带奇葩案例和顶级导师的那种!】

她清了清嗓子,露出一个职业假笑:“那个……三位,石林也看了,道理也……呃,探讨了。接下来我们去丽江吧,那边古城悠悠,小桥流水,气氛比较……缓和。”

她别的不希望,就希望柔软的丽江古城,能抚平王莽陛下被石林和刘秀双重打击的破碎心灵吧。

下次坚决不能让皇帝们来了!太要人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