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我是正德帝> 第565章 圣驾临孔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5章 圣驾临孔府(2 / 2)

众人觉着今日中午竟也有些冷,也难怪,都十一月份了。

又过了两刻钟,便见皇帝仪仗浩浩荡荡而来。最前列是护军营,然后是旗手营、御前侍卫,皇帝这次出来,竟然出动两个营。待尘埃散去,映入眼帘的才是皇帝的銮舆,缓缓行来

众人忙齐齐躬身,声音在暮色里传得远:“臣等恭迎圣驾,曲阜士民,久候陛下。”

朱厚照待车驾停稳,才由张大顺扶着下了车。十月的曲阜风里带着松柏的清气,和京城的槐花香截然不同,吹在脸上,倒驱散了不少赶路的燥意。他扫过阶下躬身的众人,目光在孔闻韶身上停了片刻——见他神色恭敬,却隐隐有些局促,便淡淡开口,声音平稳,没带多少威严,倒像随口问:“路上瞧着田亩里的麦子都种上了?”

孔闻韶忙抬头回话,语气比平日更缓了些:“回陛下,托陛下的福,今年秋汛稳,百姓们赶在霜降前都把麦种播下了。臣已让人在孔府备了素膳,陛下一路劳顿,可先入府歇息。”

朱厚照“嗯”了一声,目光又转向那座石牌坊,夕阳的光落在“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几个字上,镀了层暖金。他抬手拢了拢披风的领口——这披风还是皇后临行前让绣娘加了层驼绒的,此刻裹在身上,暖得很。“先去孔府吧,祭孔的事宜,明日再议。”

话音刚落,护军营的兵士便有序地分列两侧,让出一条通路。孔闻韶忙上前半步,侧身引着朱厚照往孔府的方向走,族老们和地方官紧随其后,脚步放得极轻。明黄的龙旗被风掀得轻轻晃,映着暮色里的青砖墙,浩浩荡荡的队伍没了赶路时的急切,倒多了几分庄重。

护军营并旗手营在城外驻扎。

只有锦衣卫、御前侍卫才跟随皇帝进了城。

等皇帝一众人来到了衍圣公府门前,朱厚照心中暗自叹道:“了不得!”

跨进衍圣公府大门时,朱厚照的目光先落在门楣“圣府”匾额上——那是永乐年御赐的黑漆金匾,边缘雕着浅淡的云纹,金粉虽经十余年,却没半点斑驳,倒比京中公侯府的鎏金匾额多了几分素净。两侧楹联是前朝大儒手书,颜体字笔力沉厚,“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几字在暮色里透着温润。

往里走是仪门,朱漆门上钉着七路黄铜钉,钉头没鎏金,只磨得发亮,衍圣公虽列“文官之首”,却仍遵公侯礼制,半分僭越也无。守门的仆役都穿着青布长衫,领口镶着半寸白边,原来府中前厅的侍从皆换成了宫中的人,见他进来,齐齐躬身,连呼吸都放得轻,故而比原先孔府仆役更显规矩。

穿过仪门的甬道是青砖铺的,缝里长着些细草,却扫得干净。两侧厢房的门楣木牌是旧物,“管勾厅”“典籍厅”几字漆皮有些磨损,却用朱漆补得整齐。朱厚照走到“管勾厅”窗下时,他侧眼瞥了眼引路的孔闻韶,见对方双手垂在身前,指节轻轻扣着玉带,倒不像有愧色,只透着几分恭谨。

甬道尽头的大堂前,月台两侧立着四株宋柏,树干上挂着弘治年间府尹题的木牌,字迹已淡。朱厚照走到柏树下,抬手抚了抚树皮——粗糙的纹理里还带着暮色的凉意,“这树年龄不少了吧?”他随口问。

孔闻韶忙躬身回话,声音稳得没半点颤:“回陛下,弘治十二年曾量过,如今确比那时粗了两指。府里人按老规矩,每月都用清水浇根,不敢怠慢。”

上了月台进大堂,迎面是“万世师表”的匾额,角有淡淡的包浆。案上摆着两方砚台,一方是端溪老坑,一方是洮河石,都是寻常儒臣常用的,没有玉砚的奢华;笔架上插着几支狼毫笔,笔杆是竹制的,只刻了“圣府”二字。朱厚照走到案前,指尖轻轻碰了碰砚台——余温尚在,想来日常是常用的,倒不是摆样子。

大堂两侧的架子上,摆着弘治朝赐的仪仗:金瓜、钺斧都是铜制,无鎏金,只在柄上缠了青布;朝天镫的镫身刻着“大明弘治年制”,简洁得很。朱厚照扫过这些仪仗,显得这圣府的规制虽尊,却更重“礼”而非“奢”。

墙上挂着幅《孔子圣迹图》,是弘治年间画院待诏所绘,院体画风,笔触规整,色彩素净,画的是孔子杏坛讲学。朱厚照站在画前,看了片刻,心里忽然有了几分笃定:不管孔家私下里如何,至少在“尊孔”这件事上,他们不敢有半分怠慢。而自己此行,既要借祭孔稳住天下士绅,还有一件事就是这衍圣公府,既是尊孔的圣地,或许也是解开田土之治症结的关键之地。

堂外的风裹着院里的桂花香吹进来,朱厚照拢了拢披风,转头对孔闻韶道:“住的地方不必太讲究,按照规制来就好。”

孔闻韶忙应“是”,引着他往后院走时,朱厚照又回头看了眼大堂的公案——案上的砚台映着暮色,竟透着几分简朴,心里忽然生出些安稳来:这衍圣公府,倒真有几分“与国咸休”的样子。

堂外的风透过窗棂吹进来,带着院里桂花的淡香,混着大堂里淡淡的墨香,倒让这庄重的地方多了几分暖意。朱厚照转过身,看着孔闻韶依旧躬身的模样,忽然道:“祭孔的仪轨,都备妥了?”

孔闻韶忙抬头,语气恭敬:“回陛下,都按规制备妥了,乐舞生、礼器都已查验过三遍,绝无差池。”

朱厚照点点头,没再追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