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传统……不得后退……”
尤登尼奇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声音沙哑疲惫。
他将身体重重地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宽大的办公桌上,除了这份电报还有几份刚刚送来的战报:城东某个仓库区遭炮击起火,储存的少量粮食被毁;城北防线又有士兵因为饥饿和疲劳,在哨位上永远睡去;侦察部队报告德军在西北方向似乎有新的部队调动迹象……
“坚守?拿什么坚守?”
尤登尼奇在心里无声地咆哮着:“用士兵们空瘪的肚子?用那些快要打光炮弹的大炮?还是用市民们不断倒下的尸体?”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扫过挂在墙上的巨大城防地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部队部署、火力点和障碍物设置,看上去依旧固若金汤。
但尤登尼奇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条防线是多么的脆弱,表面似乎完整,内里却早已千疮百孔,随时可能彻底崩溃。
他对莫斯科,对萨文科夫和科尔尼洛夫那些人,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他效忠这个由白军建立的俄罗斯共和国,这是他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后的选择,但另一方面,他深切地感受到,莫斯科似乎已经将彼得格勒视为一枚可以牺牲的棋子,目的只是为了在其他战线争取时间。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根本不清楚,或者说不愿意清楚这座城市的真实处境。
“援军?”
尤登尼奇的嘴角勾起一丝苦涩的弧度。他通过仅存的无线电监听和侦察,比莫斯科更清楚地知道弗兰德尔的部队在拉多加湖南岸遭遇了什么。
隆美尔那只狡猾郊狼,用一支装甲军就死死挡住了数倍于己的俄军援兵,并且让俄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所谓的“援军必至”,在尤登尼奇看来,更像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一个用来安抚或者说麻痹他和这座城市的谎言。
参谋长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杯用不知道什么植物泡出来的,颜色颇为可疑的“茶”放在他桌上。
“将军,物资清点报告出来了……面粉最多还能维持十天,前提是配给量不再降低,药品,特别是抗生素和麻醉剂,几乎已经耗尽。”
尤登尼奇没有去看那杯“茶”,也没有看报告。他只是沉默着。
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作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他对近百万市民和数十万将士的生命负有责任。
是继续执行莫斯科那看似不切实际的命令,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让整座城市为自己和莫斯科的“光荣”殉葬?还是……寻求其他的出路?
他知道,城内一些官员和军官中,已经开始出现极其隐秘的探讨“谈判”可能性的声音,尽管这被视为叛国。
他自己也曾在最深沉的夜里,思考过这种可能性。
但每一次,都被强烈的荣誉感和对白军事业的忠诚所压制。
投降?那意味着他毕生信仰和奋斗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他尤登尼奇的名字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可是,不投降,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一座饿殍遍野的死亡之城,最终被德军以微小代价占领。
“给莫斯科回电。”
尤登尼奇终于开口道:“电文如下:彼得格勒防区总司令尤登尼奇致最高统帅部。我军官兵正恪尽职守,然物资极度匮乏,人员疲惫已极,士气受援军受阻影响甚巨。恳请最高统帅部明确援军抵达之具体时间表,或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打破封锁。”
“若情况无根本改善,彼得格勒之命运恐难以维系,我等将继续奋战,直至最后时刻。”
这是一份隐含了最严重警告的电文。
他没有直接抗命,但他将血淋淋的现实摊开在了莫斯科面前。
他在试探,在为自己,也为这座城市,争取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或者说是……一个做出艰难抉择的借口。
参谋长记录完毕,无声地敬了个礼,转身离开。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