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堵不如疏。民心如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与其粉饰太平,让恐慌在暗中发酵,不如将其置于阳光之下,让朝廷看到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他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臣以为,与其追究流言从何而起,不如即刻采取对策,稳住粮价,安抚民心,调拨官粮,驰援青州。这,才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一番话,掷地有声。
他非但没有撇清关系,反而直接将问题摆到了皇帝的面前,逼着他做出选择。
皇帝死死地盯着他,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许久,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
“好一个‘堵不如疏’。”皇帝缓缓开口,语气中的怒意竟已消散大半,“既然你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朕便给你一个机会。”
他看向户部尚书:“户部即刻起,联合京畿衙门,严查所有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粮商,一经查实,所有粮食充公,主事者下狱问罪。”
“遵旨。”户部尚书磕头领命。
皇帝的目光,再次回到纪玄昭身上:“朕命你为钦差,即刻赶赴青州,查实灾情,主持赈灾。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户部、兵部,皆要听你调遣。”
此言一出,户部尚书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钦差,巡查青州,节制三部,先斩后奏。
这已是天大的权柄,是足以搅动一方风云的滔天权势。
皇帝这是要用纪玄昭这把最锋利的刀,去斩断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去撬动那些已经腐朽的地方势力。
纪玄昭的心,也重重一跳。他预想过皇帝会重视,却没想过会是如此破格的重用。这既是信任,也是一场豪赌。
赢了,他将一飞冲天,成为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输了,便是万劫不复。
“臣,领旨谢恩。”他没有丝毫犹豫,俯身叩拜,那清瘦的背影中,透着一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
纪玄昭被封为钦差,即刻启程前往青州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在京城这潭深水中,砸起了滔天巨浪。
那些联名弹劾他的世家官员,人人自危。
而刚刚高中举人,正在享受众星捧月般追捧的周荣升,在听闻这个消息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正在一处文会上与几位同科举子高谈阔论,听到旁人议论此事,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被他捏出了裂纹。
纪玄昭?
又是纪玄昭。
宋千千的未来夫婿。
他凭什么?论起治蝗之法,自己脑中有无数后世科学的经验,随便拿出一条,都比这个时代的人高明百倍。他本想等时机成熟,将这些法子献给皇帝,作为自己平步青云的敲门砖。
可现在,纪玄昭竟然成了钦差。
若是他此刻献出治蝗之法,那所有的功劳,岂不都成了他的?
谁都可以,但是不能是他。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