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27章 圣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圣人(1 / 2)

话说七天之前,欧阳修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宣告退出政坛。

回家之后,刚准备收拾东西,去一趟洛阳,看望几位老朋友。可还没来得及走,一位大牛上门了。

张载,关学圣人。

大宋自开国以来,无数牛人都努力过,想要成为儒学之道上最出色的那一个。

五代失道,天下对儒学已经没有了信心。

谁能再在天下人的心中,种下儒家的种子,那他必然配享文庙。

第一个人叫赵普,也就是大宋开国的第一位宰相。

陈桥兵变之后,他从太祖幕僚一跃成为新朝宰相,开始了他对这个乱世的终结。

一生之功,被后人概括为一句:太祖立国定天下,有赵普三分半功劳。

对于儒学的贡献,他力主儒学作为朝廷取士的主要考察内容,并重修文庙,在地方上恢复府学和县学。

所以,他算是大宋的第一位圣人。

第二位,范仲淹。

大宋朝第一位“文起八代之衰”的人,一个人扛起了大宋文化的首个高峰。

在政治和文学两个方面,都极具影响力,成为了广大士子的偶像,也让朝廷和民间,对儒学治世再次有了信心。

他活着的时候,声望之隆,已成当世圣人。

在家乡徐州,在工作过的苏州,都已经被抬进了孔庙。如果不是他变法树敌太多,配享文庙或许早已达成。

第三位公认的圣人,大家都在努力。

经过百年恢复,儒家的传统已经基本夯实,再无可投机取巧的地方。

想要成圣,那就必须实打实的做出让天下信服的学问或者治世之功。

在此一道,欧阳修、司马光、曾巩,都已经跨入半步圣人之境,王安石更是突破元婴期,差点飞升。

就在大家努力于“事功”之际,在一个犄角旮旯,真有一个人死抠学问,把自己推上了半圣之体。

这个人就是张载,偏居横渠、世成张子、理学的创始人。

他创建“横渠书院”,教书育人之际,著述不断,独创性的发明了“阴阳二气论”,成为近五百年来,儒学的最大创新。

欧阳修刚收拾好东西,张载上门了。

俩人都是儒门宗主般的地位,见面意义非同小可。张载所来,只为一事,要立定关学传人。

欧阳修作为大宋的文人之首,当个见证人,自然合情合理。

可张载说,这事儿有难度。

第一,这学生不是儒学传人,本身的名声都在挣钱上,学问一道跟自己其他弟子都比不了。

第二,这人有要求,不办妥了绝不答应当继承人。

欧阳修纳了闷了,你小张同志桃李满天下,做官的为将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选传人还会推三阻四?

“何人如此张狂?”

“李长安!”

欧阳修说你跟我逗闷子来了,他李长安一个商人之子,一身铜臭气,连科举都没参加过,怎么当你关学传人。

“非是关学,我已将关学之路走尽,眼下有歧路在前,一为理学,一为实学。我意将门徒两拆,一份给二程一朱,一份给李长安。”

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对小张的学问是有细致了解的。

关学的主要理念,人生在世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

核心口号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跟李长安有什么关系,他一个玩借贷的掮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