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26章 事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 事成(1 / 2)

赵顼的兵马刚一出城,李长安亲自前来,拦住了去路。

“官家,新城已毕,臣此来迎陛下检阅验收!”

去哪儿,当然是去新东京啦。费了这么大一番力气,好不容易让两宫失和,吓得他们互相防备。要是让赵顼自己在金明池立营,被别有用心的人摘了桃子怎么办。

赵顼此时已经启动了防御机制,对谁都提着三分心思。

“东郭何来驻跸之地,不是才开挖河道么?”

“陛下可记得,六月之时,臣以全副身家借贷,于东门七里处,营建了一所大学?”

赵顼点头,这事儿他知道。当时王安石还奏请自己,特意批了一笔免息的银子过去,说是支持你兴办教育。

李长安开始推销,自古文治与武功相对,陛下英武非凡,自然要承袭先祖之志。

昔日,仁宗于庆历三年开办武学,可惜遭遇文官和世家抵制,后来不了了之。现在,大宋的军制败坏,徒费米粮,正是重启武学的好机会。

臣那个大学盖得有点大,分出来一部分,正好给陛下建立武学。

天一阁的众人都跟着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开办武学,那天子是不是就成了总教谕,俺们就有活干了。

苏辙站出来表示,去东边确实好,方便去南京。

金明池这里虽然公事完备,可是一旦被困,只能原地守御。还是去东边好,跑路起来方便。

天一阁大部分的人全是南方的,一听有南下的选项,立马赞成。

高氏也表示,确实东边好。

别的不说,起码粮草不缺。中间还隔着一整片平民区,能防止偷袭,安全。

赵顼的脑子里忽然闪过自己的“游戏”,对啊,有文没武,这不是瘸腿皇帝么,怪不得自己的棋路一直不顺呢。

走,去开办武学,我也要跟着好好学习,系统性建立自己的军事认知。

大军转向,从南城外绕了一圈,掉头去了东郭七里台。

一路上,李长安滔滔不绝,给赵顼介绍着“西方”国家,是如何培养军官和将官的。

他二十二岁,皇帝二十,俩人都没上过战场,却聊的口若悬河。

一个因为眼界宽,毕竟政治经济史也介绍军事,贯穿两千年的历史,军事占了三分之一。

赵顼则是因为眼界高,身为皇帝,军事常识教育乃是必修课。

只不过,他日常修习的课程,主要是关于国际争端,还有军事制度,军将智慧管理的。

到了实际业务,比如军队建设、维持成本、战争开支、后勤与技术这些,全都大而化之,简称一窍不通。

李长安正好补足了他缺失的这一块,作为一个商人,李长安拿做生意打比方,将军队算做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工具。

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对内维持秩序,对外抵御敌人。

那么,它应该有多少花费,实现什么样的效率,就很容易计算了。

一路上,天一阁的众人开始对李长安肃然起敬。

这人太能吹牛逼了,简直天上地下,东方西方,无所不知。甚至,人家能从三皇五帝的部落时代,一直演绎到五百年后的民族国家。

李长安的这份本事让他们自愧不如。

一个商人之子,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而且,兵学一向是家学。光凭看几本书,是根本窥不到门径的。大家都是聪明人,至少是数十万里拔尖的那一个,谁还没看过几本兵书。

李长安提出,军队的核心属性不是战斗力,也不是成本效率,而是忠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