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摊破浣溪沙
【转眼过了年关。】
【绍兴十二年。】
【春寒料峭。】
【李清照从一场漫长的昏沉中挣脱出来。】
【这场病,源于月余前那个雪后初霁的午后,她独自再窗边看着梅花,想着过往,不觉出神。】
【回过神来,寒意早已深入肌理,当夜,她便起了高热。】
【这一病,便是月余时间。】
【此刻,她勉强支起身,对镜自照。】
【镜中人白发稀疏,眼窝深陷,昔日的丰神,早已被岁月与苦难消磨得一干二净。】
【她又挪至窗边榻上,身上裹着打了补丁的旧被,向窗外看去。】
【夜已深,一轮残月挂在天上。】
【那月,残缺、冰冷,像极了她破碎的余生,也像极了这刚刚尘埃落定的时局。】
【就在不久前,临安城里暗流涌动,最终一切喧嚣都沉寂下来。】
【官家终究是用了万俟卨、张俊等人的奏议,在风波亭了结了岳鹏举。】
【消息像这冬日的寒风,无孔不入地钻进她的陋室。】
【她想起岳元帅那首《满江红》,是何等壮怀激烈!可如今,“靖康耻,犹未雪”后面,添上的却是“臣子恨,从此绝”。】
【紧接着,是那纸用巨大屈辱换来的“绍兴和议”达成,金人册封官家为大宋皇帝,淮水以北,不复汉家疆土。】
【临安的达官显贵们,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瓦舍勾栏里的歌舞,一夜之间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可她只觉得,这用英雄的血与国土的裂换来的太平,让这屋子,比雪中赏梅时更冷了。】
【“夫人,药好了。”老仆端来一只陶碗,小心翼翼地放在榻边,“是豆蔻熟水,驱驱寒气。”】
【一股辛涩的药气弥漫开来。】
【她挥退老仆,目光落在枕边几卷翻得烂熟的诗书上。或许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暂时忘却这现实的苦楚。】
【她又望向窗外,前几日那场冷雨,将庭院洗得一片凄清,倒也干净。】
【她试图在这病后的孤寂与家国的剧痛中,寻得一丝可怜的慰藉,可那双重寒意,早已将她里外浸透。】
【忽然,一阵幽香,极淡,却极执着地沁入鼻息。】
【不是记忆中梅花的冷冽,而是一种温厚、蕴藉的香。】
【她有些诧异,循香望去,是窗前那株老旧的四季桂。】
【在这春寒料峭里,它竟于墨绿的叶腋间,悄悄探出了几簇米粒大小的、鹅黄的花蕊。】
【她干涸的眼角,忽然有了一丝潮意。】
【这桂花,它不懂什么精忠报国,也不懂什么靖康之耻,更不懂她内心的冰海雪原。它只是遵循着生命的本能,在这举世皆醉、万马齐喑的时节,沉默地、温存地,绽放出它全部的芬芳,陪伴着她这病骨支离、心丧若死的老人。】
【她端起床边那碗已然温凉的豆蔻熟水,仰头,一饮而尽。】
【而窗外,木犀花的温香,依旧缭绕不绝。】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