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384章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2 / 2)

“说的好,李清照永远是骄傲的,是清醒的!”

“只是,李清照现在快六十岁了吧,这下就不会再漂泊了吧。”

“一个老太婆,不知道以后怎么过哟……”

时光匆匆。

转眼第二天。

韩复来继续写。

【绍兴十一年的临安,冬雪来得格外早。】

【腊月里,西湖边的雪下得敷衍,落在瓦檐上,像一层薄薄的孝布。】

【李清照独居在清河坊的小院里,望着庭中那株伶仃的老梅。】

【街巷远处隐约传来卤簿仪仗的鼓吹声——今日是冬祀南郊的大日子。】

【北边传来消息,官家的生母韦太后,坐着“太平车”,回銮了。】

【“太平……”她喃喃自语,唇角泛起一丝苦涩。】

【炭盆有气无力地燃着,江南的湿冷钻进骨头缝里。】

【李清照看向窗外的雪,看的出神。】

【恍惚间,又是另一场雪。】

【那是宣和年间的汴京,雪总是下得痛快淋漓。】

【赵明诚会携着她的手,踏着没踝的深雪去寻梅。他会亲手折下最美的一枝,为她簪在鬓边。发间是梅的冷香,唇齿间是烫好的酒香,整个人便醺醺然醉倒在那个永不醒来的梦里。】

【“夫人,窗边冷。”老仆的声音将她惊醒。】

【她回过神,才发现自已正无意识地揉搓着窗台上那盆蜡梅的花瓣。】

【淡黄色的花瓣被碾碎,汁液沾在指尖,像永远擦不干的泪。】

【她又想起建炎年间逃亡的日夜,泪水就是这样濡湿衣襟,在江南的冬日里结成薄冰。在那些逃亡奔波的日子里,哪还有什么心情,去看梅花啊!】

【李清照看向铜镜。】

【铜镜里映出一张憔悴的面容。两鬓斑白,是那种再名贵的染料也染不回的苍老。】

【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风势更加急了,风声凄紧如困兽哀嚎。】

【风雪已至。】

【风雪中,回忆中,清泪中,李清照写下了这首《清平乐》。】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