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第301章 惊人的身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 惊人的身世(1 / 2)

第三百零一章惊人的身世

清晨8点,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28楼的走廊格外安静,只有客房服务推车轱辘划过地毯的细微声响。唐·本杰明刚拉开房门,准备去餐厅吃早餐,就听到隔壁2809房间传来压低的讨论声——是菲利普、陈默和周明在梳理今天的谈判细节,语气里满是专注。

他无奈地耸耸肩,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从昨晚把谈判筹备交给菲利普开始,他就没打算过多干预——菲利普能坐稳现在的位置,相信在商业谈判上早已练就了精准的判断力,加上陈默和周明两位专业人士的协助,必然能给出最优方案。

“杰森,”唐·本杰明回头看向守在走廊尽头的杰森,“菲利普他们三个吃早餐了吗?”

杰森快步上前,低声回道:“老板,他们说早上时间紧张,让客房服务把早餐送到房间了,是三份西式早餐,有煎蛋、培根和全麦面包,应该够他们垫肚子。”

“嗯,知道了。”唐·本杰明点点头,转身走向电梯。他并不担心几人的准备工作,反而更想趁着早餐时间,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今天不仅是谈判日,或许还会揭开他身世的一角,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电梯下行至3楼西餐厅,刚推开玻璃门,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和食物香气就扑面而来。餐厅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商务人士,正一边吃早餐一边低声交谈。唐·本杰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立刻递来菜单。

“先生,需要点些什么?”服务员笑容礼貌,递来一支笔。

“来一碗上海辣酱面,一份蟹粉小笼包,再加一杯黑咖啡,谢谢。”唐·本杰明合上菜单,他昨晚尝过上海菜的鲜美,今天特意想试试本地特色的早餐面。

很快,食物陆续上桌。辣酱面的汤底呈暗红色,上面铺着肉末、花生、笋丁和青菜,面条筋道爽滑,辣酱带着微辣的鲜香,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散开;蟹粉小笼包皮薄馅足,咬开小口吸一口汤汁,鲜美的蟹肉味在嘴里弥漫,比昨晚的小笼包更添了几分蟹的醇厚。

唐·本杰明慢慢吃着,偶尔喝一口黑咖啡,目光透过窗户看向酒店外的街景——清晨的陆家嘴已经热闹起来,行人们步履匆匆,车辆在马路上有序行驶,阳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洒在地面,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他忽然觉得,上海的早晨比东京更有烟火气,也更让他觉得亲切,仿佛冥冥中与这座城市有着某种联系。

吃完早餐,唐·本杰明回到2808房间,刚打开笔记本电脑,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汉堡港运营团队的邮件。邮件标题格外醒目:“汉堡港交接手续完成,正式由贞观集团运营”。

他快速点开邮件,里面详细记录了交接的全过程:当地时间昨天下午3点,贞观集团与汉堡港管理局正式签署运营协议,从即日起,贞观集团将负责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全部运营工作,包括货物装卸、物流调度和客户维护。邮件还附带了几张交接仪式的照片,照片上,贞观集团的员工穿着统一的制服,举着公司旗帜,脸上满是自豪。

“终于成了。”唐·本杰明忍不住笑了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汉堡港是贞观集团在欧洲布局的第一个重要港口,拿下它的运营权,意味着集团的全球物流网络又多了一个关键节点。但他很快又皱起眉头——休斯顿港的使用权只剩下10年,要想长期掌控这个美洲重要港口,必须尽快推动岩崎三司继承岩崎家业,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岩崎家彻底拿下,将休斯顿港的所有权,甚至彻底纳入贞观集团的版图。

“岩崎三司那边,还得再加点火候。”唐·本杰明低声自语,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给洛杉矶的艾斯发了一条消息:“关注岩崎家的动态,尤其是岩崎三司与家族其他成员的矛盾,有情况及时汇报。”

刚发完消息,敲门声就响了起来。“唐先生,是我,李建国。”门外传来李建国的声音。

唐·本杰明起身开门,看到李建国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菲利普、陈默和周明。“唐先生,早上好,我们9点半准时出发,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李建国看了看手表,笑着说道。

唐·本杰明目光转向陈默和周明,主动伸出手:“陈律师,周顾问,昨天辛苦你们赶过来,今天还要麻烦你们多费心。”

“唐先生客气了,能参与这么重要的跨国谈判,是我们的荣幸。”陈默握着唐·本杰明的手,语气诚恳,“安德烈是我们的老朋友,他的托付,我们肯定会尽全力。”

周明也跟着点头:“是啊,唐先生。不过我们有点好奇,安德烈之前跟我们说,这种级别的合作谈判,通常需要3-5轮才能敲定,怎么这次准备一次就谈妥?是不是太仓促了?”

唐·本杰明笑了笑,靠在门框上,语气轻松却坚定:“仓促倒不至于。昨天跟魏总相处了一天,我能感受到他的诚意——他不是那种喜欢绕圈子的人,而且中远确实需要利比里亚港口这个海外节点,我们也需要中远的物流支持与基础建设能力,双方的核心诉求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跟魏总聊天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感觉,这种信任很难得,所以只要不触碰我们的底线,其他条款都可以灵活协商,魏总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陈默和周明对视一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唐先生考虑得周到,我们明白了,今天会配合您的节奏。”

“好,那我们出发吧。”唐·本杰明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率先走向电梯。杰森和罗伊、帕克紧随其后,三人穿着黑色西装,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周围,时刻保持着戒备状态。

车子从酒店出发,沿着世纪大道行驶,大约20分钟后,就抵达了中远航运总部大厦。当车子缓缓驶入停车场时,唐·本杰明透过车窗,忍不住惊叹于这座建筑的气派。

中远航运总部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核心地段,这里每平方米的地价高达数十万元,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之地。而中远的总部大厦高达58层,外观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楼顶上“中远航运”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与旁边的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遥相呼应,尽显国企巨头的底气。

“唐先生,这就是我们中远航运的总部大厦,建成于2010年,总建筑面积有12万平方米,里面不仅有我们的办公区,还有航运博物馆和国际会议中心。”李建国一边引着众人走进大厦,一边介绍道,“在陆家嘴,能拥有这样一栋独立的总部大厦,除了几大国有银行和央企,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这也是我们中远实力的体现。”

走进大厦大堂,挑高的穹顶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灯光璀璨,照亮了整个空间;地面铺着黑色的大理石,倒映着周围的绿植和艺术品;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用红色线条标注着中远航运的全球航线,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美洲,密密麻麻的航线覆盖了全球主要港口,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张地图上标注的,是我们中远目前运营的所有航线,总共130多条,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李建国指着地图,语气带着几分自豪,“魏总上任后,一直在推动中远的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已经建成了多个港口和物流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之一。”

唐·本杰明点点头,心里对中远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知道,中远作为龙国最大的国有航运企业之一,背后有国家的支持,但能在竞争激烈的陆家嘴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建成如此规模的总部大厦,足以说明魏家福的个人能力和手腕——在国企体系里,要推动这样的大项目,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强大的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众人乘坐专属电梯前往38楼的会议室。电梯里,李建国小声对唐·本杰明说道:“唐先生,魏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不过他刚才说,等您到了,想先请您去他的办公室喝杯茶,聊聊私事,谈判的事让团队先跟菲利普先生他们对接。”

唐·本杰明心里一动,立刻明白了魏家福的用意——肯定是关于他身世的事。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好,我知道了,等会儿我跟魏总去办公室,谈判的事就交给菲利普他们,让陈律师和周顾问多帮忙把控细节。”

电梯门打开,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航运主题的油画,画的都是中远的货轮在海上航行的场景,透着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低声交谈的声音。

李建国推开门,里面立刻安静下来。唐·本杰明看到,会议室里摆着一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魏家福坐在主位上,旁边坐着五位中远的高管,正是昨晚一起吃饭的张总、刘总、陈总等人,每个人面前都放着厚厚的文件和笔记本。

“唐先生,你来了!”魏家福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笑容,快步走上前,“谈判的事交给他们,我办公室里有刚泡好的普洱茶,咱们先去喝杯茶,聊几句,让他们先对接一下细节。”

唐·本杰明笑着点头:“听魏总的安排。菲利普,这里就交给你了,陈律师和周顾问经验丰富,有什么问题多跟他们商量。”

“放心吧,老板。”菲利普点点头,与陈默、周明一起,在会议桌的另一侧坐下,开始与中远的团队对接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