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第301章 惊人的身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 惊人的身世(2 / 2)

魏家福拍了拍唐·本杰明的肩膀,引着他走出会议室:“跟我来,我的办公室就在隔壁,视野比会议室好,还能看到黄浦江。”

魏家福的办公室足足有100多平方米,分为办公区、会客区和茶水区。办公区的巨大实木办公桌后,挂着一幅“海纳百川”的书法作品,笔力苍劲;会客区摆着一套红木沙发,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水区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名贵的茶叶,从普洱茶到龙井,应有尽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办公室的落地窗,正对着黄浦江,窗外的东方明珠塔和上海中心大厦清晰可见,黄浦江面上的游船缓缓驶过,景色格外壮观。“唐先生,坐,别站着。”魏家福笑着说道,招呼唐·本杰明坐在沙发上,然后按下内线电话,“小张,把我昨天刚收的那饼普洱茶泡过来,再拿两个干净的茶杯。”

很快,一位穿着职业装的秘书端着茶盘走进来,熟练地泡茶、分茶,动作优雅。“魏总,唐先生,请用茶。”秘书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然后轻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魏家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着唐·本杰明,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唐先生,昨晚跟你聊完后,我回去翻了很多旧资料,还找了以前的老同事打听,终于想起一些关于你爷爷,还有你家族的事——不过这些事可能会让你很惊讶,你要有心理准备。”

唐·本杰明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强装镇定地说道:“魏总,您说吧,我能承受得住。这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家族,能多了解一些,对我来说是好事。”

魏家福点点头,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你有没有听过‘日月集团’这个名字?”

“日月集团?”唐·本杰明皱起眉头,仔细在脑海中搜索这个名字,却没有任何印象,“没有,我从来没听过这个集团。是做什么的?很有名吗?”

魏家福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说它有名,其实它在市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公开信息;说它没名,它却是全球隐形的商业巨头。日月集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创始人就是你爷爷唐山河老先生——不过现在你爷爷已经退休,不再参与集团的具体事务,也不知道集团的董事长是否还是他。”

他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补充道:“更关键的是,日月集团从不在台前直接露面,而是靠‘扶持、投资、收购、控股新建公司’这四种方式发展。你知道吗?现在市面上很多你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大集团,比如欧洲的某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美洲的某家矿产贸易公司,甚至亚洲的几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背后都有日月集团的股份,有的是通过多层控股间接持有,有的是早期投资时埋下的伏笔——只是普通人根本查不到这些关联,连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也很少有人能摸清日月集团的真实版图。”

唐·本杰明的眼睛瞬间睁大,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他从未想过,家族会与“隐形商业巨头”挂钩——他去看过欧洲的大企业,与美洲的某些公司谈过合作,却从未察觉到这些企业背后有可能是同一个“主人”。

“您说什么?我爷爷是日月集团的创始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声音都有些发颤,“从我对父亲的感觉,我万万不敢想象。”

魏家福继续说道,语气里满是敬佩,“日月集团的业务覆盖了多个领域——全球有几十多个大型各类金属矿,都是日月集团的核心资产;金融领域,它控股了三家国际银行,在保险、证券行业也有很深的布局;传媒领域,它拥有多家海外报社和电视台,能间接影响部分地区的舆论;甚至连一些国家的水电气供应,都有日月集团的影子。这么大的集团,既不属于国企,也没有上市,完全由唐家私人控股,所有信息都被严格保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的真实实力。”

唐·本杰明的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普通家庭出身,却没想到,父亲的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个横跨全球的商业帝国。但是父亲为什么会出现在洛杉矶呢?

“那……那您刚才提到的唐氏铁艺,又是什么?”唐·本杰明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唐氏铁艺是你爷爷的发家之地,位于龙国重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城。”魏家福说道,“据说唐氏铁艺最早只是一家普通的铁匠铺,在上世纪40年代就存在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发展起来了,还逐渐涉足其他领域,最终成为了日月集团的雏形。不过唐氏铁艺一直很神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具体情况,甚至连它现在是否还存在,都没人能确定——我也是从一位退休的老领导那里听说的,他说唐氏铁艺背后可能有更深的背景,不是我们这种层级能探查的。”

唐·本杰明沉默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普洱茶,却感觉不到任何味道。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魏家福的话——日月集团、全球铁矿、隐形控股、神秘的唐氏铁艺……这些信息像一颗颗惊雷,彻底打破了他对自己身世的认知。他忽然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很少提起龙国的事。

“唐先生,我知道这些事对你来说很突然,甚至有点难以接受。”魏家福看着唐·本杰明苍白的脸色,语气缓和了许多,“其实我昨天看到你时,只是觉得你跟唐山河老先生长得像,直到昨晚翻了我当年在美国考察时的影像资料,才确认了你的身份——他跟你现在的气质很像,尤其是眼神,几乎一模一样。”

唐·本杰明抬起头,看着魏家福,声音有些沙哑:“魏总,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以您的身份,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

魏家福笑了笑,语气诚恳:“第一,我很敬佩唐山河老先生,当年他提出的理念,对中远的发展影响很大;第二,我觉得你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这是你家族的荣耀;第三,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我们双方的合作更有信任基础——毕竟,我们合作的利比里亚港口,未来很可能会与日月集团的铁矿业务产生联动,这对双方都是好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现在你还没回日月集团肯定有什么隐藏的故事,不过我不好奇,我只是个国企老板,没资格也没能力掺和你们家族的事,今天跟你说这些,只是出于朋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唐·本杰明点点头,心里对魏家福多了几分感激。他知道,魏家福能把这些隐秘的信息告诉他,确实是出于信任,这份情,他记下了。

“谢谢您,魏总。”唐·本杰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这些事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不过请您放心,今天的谈判不会受影响,我们依旧会按照之前的计划推进。”

魏家福欣慰地点点头:“好,我相信你。走,我们回会议室看看,估计他们已经对接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我们来敲定核心条款了。”

唐·本杰明站起身,跟着魏家福走出办公室。走廊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毯上,留下长长的光影,他的脚步有些沉重,脑海里依旧回荡着“日月集团”这四个字。

推开会议室的门,里面的讨论声立刻停了下来。菲利普看到两人进来,立刻站起身汇报:“老板,魏总,我们已经跟中远的团队对接完基础条款,港口修复的工期初步定在6个月,中远负责主体工程,我们负责配套的运营设备采购;物流运输方面,中远同意为利比里亚矿产运输提供优先调度权,只是运费优惠还没达成一致,他们最多只愿意降8%,我们之前的目标是10%。”

魏家福走到主位坐下,拿起桌上的条款草案看了一眼,抬头看向唐·本杰明:“唐先生,运费这块,中远的成本摆在这儿,全球航运价格上涨,我们能给出8%的优惠,已经是让利了。看在我们未来长期合作的诚意上,我可以拍板,再让0.5%,也就是8.5%,这是我们能给到的最大底线了。”

唐·本杰明坐在魏家福对面,目光扫过条款草案上的“8.5%”,心里很清楚,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行业平均优惠水平。他没有再坚持,而是笑着点头:“魏总,够意思。8.5%就8.5%,我相信这笔合作,能让我们双方都赚得更多。”

“爽快!”魏家福拍了下桌子,脸上露出笑容,“那股权分配呢?你们坚持51%的主导权,我们没问题,但有个要求——港口运营的财务报表,需要由双方共同委派的审计机构审核,毕竟我们也投了钱,得知道资金的去向。”

“这个合理,我们同意。”唐·本杰明没有犹豫,财务透明本就是长期合作的基础,更何况中远是国企,对资金监管本就严格,这个要求在情理之中。

陈默见状,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正式协议,在关键条款处用荧光笔做了标记:“魏总,唐先生,这是根据刚才的共识修改的协议草案,股权分配、工期、运费、财务监管这几项核心条款都已经明确,您二位可以再看看,没问题的话,我们今天就能签字。”

魏家福接过协议,逐页翻看,手指在“港口安全责任划分”那一页停了下来:“这里补充一条——中远会协助贞观集团对接利比里亚当地政府,确保港口运营期间的安全,但最终的安全管理责任还是在贞观集团,毕竟你们是运营方,更清楚实际情况。”

“可以。”唐·本杰明点头同意,他早就知道利比里亚的政治环境复杂,有中远这个“国企背书”对接当地政府,能省不少麻烦。

双方很快就协议细节达成了全部共识,魏家福和唐·本杰明分别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两支笔同时放下时,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这场原本可能需要多轮博弈的跨国合作,只用了一个上午就顺利敲定。

“唐先生,合作愉快!”魏家福站起身,主动伸出手,“利比里亚港口的修复工作,我们后天就会派团队过去,到时候让张总跟你的人对接具体事宜。”

“合作愉快!”唐·本杰明握住魏家福的手,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他知道,这场合作不仅意味着贞观集团的全球布局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更可能是他接触“日月集团”的起点——魏家福提到,利比里亚港口未来可能与日月集团旗下公司所有的铁矿业务联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