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抬头看向清河,清河继续解释道:“千里运粮地跨千里一路运输可能会遇到各种灾害以及特殊情况,再加上一路运粮者自身的消耗。如果在各地重镇建立专线仓储体系,可以事半功倍。”
清河手指指向地图:“就比如在龙城、蓟城、中山、邺城一线建立仓储的话,从辽东调粮,不必一口气赶至淮南。”
清河的指尖沿着舆图上的驿道缓缓滑动,“让运粮队先到龙城仓,仓中官吏清点核验后,换本地民夫接力送往下一站蓟城;到了蓟城,再由蓟城仓补给运夫干粮,换队送往中山——每一处仓储都像驿站,既管收纳,也管转运,还能应对突发。”
她顿了顿,指尖在中山仓的位置轻轻一点:“若是遇上暴雪封路,运粮队便在就近仓储暂歇,不必冒着冻饿之险硬闯;前线若急需粮草,也不必苦等千里之外的补给,直接从最近的邺城仓、许昌仓调拨,快则三五日,慢则旬月便能抵达。”
“如此一来,”清河抬眸,眼底映着烛火的光,“千里运粮便拆成了一段段短途,每段都有本地仓储兜底,运夫不必自带全程口粮,损耗自会大减。更要紧的是,仓储遍布各州,即便某处遇袭或遭灾,也断不了全局的粮道。”
苻坚盯着舆图上被她指尖点过的城镇,那些孤立的地名仿佛瞬间被无形的线串了起来,形成一张绵密的网。他忽然抬手抚上鬓角,刚才还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如今陛下要南平江东,更需这般布局——让各州重镇的仓廪不仅存粮,更存军械、战马,大军南下时沿途取用,既省了转运之苦,也能让前线随时补足给养。”
苻坚大喜他就要将这等想法同朝臣商议,清河连忙道:“陛下,这般仓储体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缓解劳役。但是百万大军的损耗可不是几百万石粮食就等搞定的。
此战陛下必须要尽全功,仅仅靠秦国治下出力还是不够。”
苻坚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让朕征师草原各部?说到底这场战争是秦晋两国之间的统一之战,征调百万大军,千万粮草大量民夫已经实属不易,无可奈何之举。何苦再征师边塞!”
“陛下可曾想过,这场战争打赢之后,陛下当如何?”
“自然是,封赏功臣、抚恤士卒、马放南山、与民生息。自此天下无一日战争。”
清河神情严肃:“陛下想过没有这场战争打赢之后百万大军已成疲惫之师,劳师远征地跨千里,天下需要休息几十年才能恢复。
中原疲惫,边境各国可是兵强马壮。鲜卑等族入中原以来塞外仍旧存在不少游牧部落,匈奴居于河套、代国旧属,东北之悉族、高车各部落虽然弱小,便会趁机会联合起来略兵南下。
陛下仁慈,妾身以为虽不征兵于外,却可以疲惫他国。”
“如何疲惫他国?”
“昔日妾身叔父远征塞外俘获牛羊无数,陛下南征少不得马匹消耗,草原各部逐水草而居,牛羊漫山,战马矫健,本就是天生的畜产之地。
有了牛羊为食还可以少征调些粮食,百姓也可少些负担。陛下待他们不薄,如今陛下要南平江东,正是他们表忠心的时机······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