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太医学院外,她还交给肖芙娘一个任务,让那些有心求学又进不了太医学院的人进入技校。
技校恰如其名,全称是技能学校,主要是教导各种生存技能,学纺纱的,绣花的,亦或者竹编,烹饪,应有尽有。
早在未登基之时,她就和肖芙娘商量好了,这技校要和太医学院一起办。
当时那些来晚了或是没能进太医学院的人,除了极少数实在不适合的,其余几乎都被安排进了技校。
到现在,那些世家和朝臣都还不知道,京郊地区多了这样的学校呢,她都有点期待那些老家伙知道后的表情了。
届时这些学子一经毕业,大梁朝各处的空缺都能补上,他们也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称得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还可以,就是有点烧钱。”
不管是技校还是太医学院,面向学生开出的待遇都是包食宿,虽不至于顿顿珍馐美味,却也都是荤素搭配。
两个学校加起来这么多人,每天的饭钱就是一大笔数目。
“这简单,缺钱了找花媛,朕和她说了,以后她那边的利都用来负责技校和太医学院。”
“那女学呢?”
肖芙娘很清楚,花媛现在手里掌握的产业收入很了不得,这要是全都投入进来,那两所学校确实不缺钱了。
但想到接下来的女学,比起这两所学校,女学要在各地官府筹办,只会更花钱。
提起这,梁晚辞眼尾上挑,笑得张扬,“放心,抄了这些世家,国库很是充实。”
哪怕只是一个小世家,流传几代下来,都能积累一大笔财富。
何况这次她要下手的是这么多世家,可谓巨富。
肖芙娘眼睛一转,“那这军饷……”
梁晚辞没好气看了她一眼,“你就看不惯银子放在国库是不是?”
“臣不敢!”
“朕看你敢得很!”
说是这么说,她还是许诺了一句,“今年给北疆军的军饷翻一番。
肖芙娘眉开眼笑:“多谢皇上。”
二人又聊了些女学和叛军的事,直聊了一个多时辰,肖芙娘才提出告辞。
临走时,梁晚辞提醒她,说待庄承班师回朝,只怕他们的麻烦就来了。
肖芙娘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所谓的“麻烦”是什么,只怕是庄承的生母永宁公主。
只不过,梁晚辞并不明白,这麻烦对他们二人而言真也就那样了。
对于永宁公主这个话题,他们是开诚布公谈过的,说了不会认就是不会认。
虽是奸人所害,但永宁公主多年来确实没对庄承有过抚育之恩,更是差点杀了他们一家。
庄承不会原谅。
她要他的命,他就剜她的心,又怎么不算一脉相承呢?
对此,肖芙娘并不打算插手,一来,她尊重庄承,二来,她也是受害者。
她不知道的是,她没打算原谅的永宁公主,此刻正在京城有名的千金楼中,密切关注着对面小楼的状况。
小楼名为四方楼,是丞相苏信为弟子所建,御史大夫成临天的弟子也在此求学。
永宁公主等的,是她亲孙女,那个被女帝和几位名臣夸赞的第一女郎。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