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女皇武则天> 第286章 迂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迂回(1 / 2)

“本宫要你在早朝上,”

她缓缓道出计划,许敬宗凝神细听。

“既要肯定皇上对高祖的的孝心和对大唐社稷的贡献,

从而鼓励皇上修建明堂,

又要从民生民计以及长远的国祚传承考量,

点明长安迁民过多恐致流离、徭役叠加易耗民力,

还需细查粮秣储备、工匠调度是否充裕,切不可因急于成礼而留下民生隐患,

更要提及明堂规制需合天地法理,需召集儒臣、工部反复推演,

确保建成后既能彰显圣德,又能传之后世无有诟病。

从而提出从长计议。”

许敬宗见证武媚娘多年成长,

政务上,娘娘多年前便可独断专行,

如今日这般迂回曲折的战术,确实是鲜有,

许敬宗洞察玄机,只需稍微思考,就明白了武媚娘的良苦用心,

“娘娘是为了顾及太子殿下?”

武媚娘颔首,

“太子初涉朝政,本宫须得给予足够的空间试错,也得为他避开朝堂暗礁。

若此刻将本宫心思摆明,恐引他心生抵触,

反倒不利于他理解江山布局的深意。

如今这般迂回,既是护他周全,也是让他看明白朝堂博弈的分寸,

待他日后掌权,方能更从容应对天下事。”

许敬宗拱手:“娘娘一片慈母之心,拳拳爱意,太子殿下日后定能感知到娘娘的苦心。”

武媚娘想起李弘近年对她的态度,内心苦笑,

面上不显,

“希望如许大人所言,弘儿若能有一半领会本宫之意,

本宫便欣慰了。”

许敬宗起身拱手:“臣明白,定不辱命。”

“嗯,许大人先行回府休息吧!”

许敬宗告退。

次日早朝之上,李治手持奏疏,声音洪亮:

“朕意已决,择长安城南之地建明堂,以承高祖夙愿,彰显大唐威仪!”

许敬宗即刻出列,躬身叩首:

“皇上念及先祖、心系社稷,此等孝心与担当,实乃大唐之幸!”

李治面露喜色,正欲开口,许敬宗话锋一转,语气凝重:

“然而,臣夜观民情奏报,心有忧虑,不敢不言。”

许敬宗一直受李治器重,听到许敬宗的话,

李治眉头微蹙,面露疑惑:“哦?许爱卿有何忧虑,只管说来。”

“长安城南聚居百姓逾千户,若强行动迁,”

许敬宗抬眸,目光恳切,

“轻则致其流离失所,重则恐生民怨。

且建明堂需征调徭役数万,眼下高句丽新平,

百姓刚得喘息,再添重负,恐耗损民力,动摇国本啊!”

李治沉默片刻,望向武媚娘:

“民力之事,朕可令户部拨银安抚,至于徭役,亦可分批次征调,当无大碍。”

“皇上仁厚,然粮秣与工匠调度,臣亦有疑虑。”

许敬宗上前一步,继续进言,

“明堂乃国之重器,用料考究、工艺繁复,需粮秣支撑工匠食宿,需能工巧匠雕琢细节。

臣查得,关中近年粮储虽足,却需预留以备荒年;

工部登记的顶尖工匠,半数仍在高句丽参与战后修缮,

若仓促调回,恐误两地差事。”

李治脸色微沉,语气放缓:

“粮秣可从周边州府调拨,工匠亦可从民间征召,未必非要依赖旧部。”

“皇上明鉴,民间工匠虽多,却未必通晓明堂规制。”

许敬宗语气愈发郑重,

“明堂之制,上合天地法理,下应人间秩序,

柱高几尺、梁宽几寸,皆有讲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