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瞳努力描述:“是一种……灼烧般的痛感,但又让人欲罢不能,吃了浑身冒汗,特别痛快!”武则天想象了一下,微微蹙眉:“灼烧之感?听着倒不像美食,更像……受刑。”
【朱棣:灼烧之感?莫非与那西域传来的胡椒类似?】
【康熙帝玄烨:番椒?朕之御花园中似有种植,乃观赏之物,竟可食用?】
【朱元璋:听起来挺带劲!咱就想尝尝!】
午间,她们走进了一家更为雅致的酒楼包间。这里能吃到更复杂的菜式,如“箸头春”(烤活鹌鹑)、“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类似肉冻)、“乳酿鱼”(用羊奶炖鱼)等。
每上一道菜,清瞳都像个专业美食评论家。
“这道‘箸头春’,外焦里嫩,火候绝了!就是名字有点吓人……”
“‘白龙曜’?这口感太神奇了,q弹爽滑,简直是古代的分子料理!”
“‘乳酿鱼’……奶和鱼的组合,听着黑暗,吃着居然很醇厚!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武则天看着她对各种菜肴评头论足,时而点头赞同,时而忍俊不禁。她也饶有兴致地向清瞳解释一些菜肴的来历和典故,比如“浑羊殁忽”(将鹅放入羊腹中烤制)是模仿草原民族的烹饪方法,体现了胡汉交融。
“清瞳,你看这饮食之道,亦是文化交融之道。”武则天指着满桌菜肴,“胡人的烤肉、西域的香料、南方的稻米、东海的海味……皆汇聚于此长安城中,方成就了这舌尖上的盛唐。”
清瞳深以为然:“陛下说得对!我们后世也是这样,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吃到,这叫‘全球化’的胃!”
【李世民:胡风入华,始于朕时。这饮食交融,亦是国力强盛、海纳百川之体现。】
【乾隆帝弘历:哼,朕之满汉全席,方是集饮食文化之大成者!】
【王莽:食材流通,饮食交融,可促进经济发展,稳定民心……】
享用完美食,清瞳又拿出她的“科学小贴士”,跟武则天聊起了后世的一些饮食观念,比如“营养均衡”、“食品安全”、“反季节蔬菜”等等。
武则天听得极为认真,尤其是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概念,她立刻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你是说,不洁的饮食和水源,会导致疫病流传?此事关乎国本,朕回宫后,需与尚食局、太医署好好议一议。”
看着武则天瞬间切换到工作模式的侧脸,清瞳心里暗暗点赞:不愧是女皇,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到治国理政。
夕阳西下,两人捧着吃得滚圆的肚子,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马车里弥漫着各种食物混合的余香。
武则天靠着软垫,轻轻揉着腹部,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属于食客的满足感。“清瞳,今日方知,这口腹之欲,若能得满足,亦是人间一大乐事。往日宫中膳食,虽则精美,却少了这般……生机勃勃的滋味。”
清瞳瘫在另一边,打了个小小的饱嗝:“是吧是吧!美食就是能治愈一切!陛下,您以后偶尔也这么出来溜达溜达,尝尝民间味道,绝对解压!”
武则天看着她,笑容温柔而放松:“好,依你。有你这‘食伴’在,朕这胃口,倒是好了不少。”
【苏轼:呜呼!知音呐!武皇与清瞳姑娘,真乃苏某隔代知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当浮一大白!】
【刘邦:朕当年落难时,一碗狗肉都觉得是人间美味,能吃饱喝足就是福气!】
朱元璋:这丫头说得在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嬴政:……吩咐尚食监,明日膳食多加几道新花样】
【上官婉儿:见陛下如此开怀,臣心甚喜。】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