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527章 突袭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7章 突袭成功(1 / 2)

洪武位面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杨嗣昌他们这次干得不错,面对敌军联合的复杂局面,分工明确,还能抓住机会烧毁敌军粮草,收复紫荆关。只是北方部落肯定不会轻易罢休,还得小心应对。”

徐达在一旁附和道:“陛下说得是。杨嗣昌亲自带队去烧粮草,勇气可嘉,将士们也都英勇。但北方部落放狠话要报复,接下来的防御不能松懈。”

刘伯温手抚胡须,目光深邃:“嗯,他们利用敌军内部矛盾,分化敌人,这招很高明。只是北方部落镇压小部落,说不定会整合力量,下次进攻可能更猛,得提前谋划应对之策。”

朱元璋神色凝重:“局势还是严峻呐,就看杨嗣昌他们能不能守住这成果,应对北方部落的报复。”

永乐位面

朱棣站在天幕前,看完后转身对郑和和姚广孝说道:“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配合默契,在敌军势大的情况下,成功收复紫荆关,值得称赞。不过北方部落威胁犹存,还得提防他们的报复。”

郑和恭敬地回应:“陛下明鉴,他们能抓住敌军粮草防守薄弱的机会,冒险烧毁粮草,进而攻城,决策果断。只是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矛盾变数太大,不知会给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姚广孝双手合十,缓缓说道:“陛下,此次收复紫荆关,虽解了燃眉之急,但北方部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需利用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矛盾,进一步削弱北方部落的力量,才能确保京城和紫荆关的安全。”

朱棣微微皱眉,目光坚定:“他们既然有能力收复紫荆关,就要有能力守住。密切关注局势,看他们如何应对北方部落的下一步行动。”

宣德位面

朱瞻基站在天幕前,先是兴奋地握紧拳头,随后又担忧地皱起眉头:“哇,杨嗣昌他们太厉害了,居然真的收复了紫荆关!可是北方部落又要报复,这可怎么办呀?”

杨士奇笑着安慰道:“陛下别急,杨嗣昌他们总能想出办法应对的。这次他们烧毁敌军粮草,里应外合攻城,多机智啊。北方部落虽然威胁大,但我们也有应对经验了。”

于谦神色沉稳,抱拳道:“陛下放心,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皆是能臣,他们定会加强紫荆关防御,应对北方部落报复。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矛盾或许是个转机,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朱瞻基眉头紧皱:“希望他们能好好利用这个矛盾,别让北方部落再打过来,京城百姓可经不起折腾了。”

嘉靖位面

朱厚熜坐在椅子上,微微颔首:“杨嗣昌这几人,在复杂局势下还能收复紫荆关,有点本事。但北方部落放话报复,可不是闹着玩的,得小心他们耍阴招。”

严嵩赔着笑脸:“陛下圣明,杨嗣昌他们抓住时机烧毁粮草,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只是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矛盾不好把控,要是处理不当,反而可能激怒北方部落。”

戚继光一脸严肃,抱拳道:“陛下,收复紫荆关只是暂时胜利,北方部落必然会全力反扑。他们需加固紫荆关防御,同时利用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矛盾,制定长远策略,确保京城和边关长治久安。”

朱厚熜微微皱眉:“哼,希望杨嗣昌他们别掉以轻心,好好应对北方部落,别给朕捅娄子。”

……

杨嗣昌与洪承畴站在紫荆关城楼上,望着城外一片狼藉的战场,神色凝重。杨嗣昌率先打破沉默:“北方部落如今内部生乱,却仍扬言要再次进攻京城和夺回紫荆关,他们定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得尽快想个周全之策,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洪承畴微微点头,目光远眺:“杨大人,北方部落忙着镇压小部落的不满,短期内或许无法全力进攻。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应趁此机会加固紫荆关防御,同时与京城方面紧密配合,互通消息。”

杨嗣昌转身,看着城内忙碌清理战场、救治伤员的士兵和百姓,说道:“没错。先安排士兵尽快修复城墙和防御工事,收集周边粮草,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另外,挑选一批精明的探子,密切关注北方部落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洪承畴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只是京城那边,也需要加强防备,以免北方部落声东击西。”

杨嗣昌思索片刻:“你说得对。我修书一封,让信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告知孙大人这边的情况,让他务必加强京城防御,不可懈怠。同时,请求陛下调配一些物资和兵力,支援紫荆关。”

洪承畴领命去安排防御工事修复等事宜,杨嗣昌则回到营帐,迅速写好给孙传庭的信,派出信使。

在京城,孙传庭收到杨嗣昌的信后,立刻进宫向朱由检奏明情况。朱由检听完后,神色忧虑:“北方部落如此嚣张,虽内部有矛盾,却仍对京城和紫荆关构成巨大威胁。孙爱卿,依你之见,朕该如何调配物资和兵力?”

孙传庭躬身奏道:“陛下,紫荆关刚收复,急需物资修复防御工事,补充粮草和兵器。可从京城周边的粮仓调拨一批粮草,从兵器库挑选精良兵器送往紫荆关。至于兵力,可先抽调京城附近卫所的部分兵力前往支援,但京城防御也不可削弱,需招募新兵进行训练,以作后备。”

朱由检点头:“就依孙爱卿所言。你即刻去安排,务必保证物资和兵力及时送达紫荆关,同时确保京城万无一失。”

孙传庭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他一方面安排人手调配粮草和兵器,送往紫荆关;另一方面张贴告示,招募新兵。

然而,招募新兵并非易事。京城百姓经历了多次战乱,人心惶惶,许多人对参军心存顾虑。孙传庭亲自到招募点,向百姓们说道:“乡亲们,如今北方部落威胁未除,京城安危关乎大家的生死存亡。若我们不奋起抵抗,京城一旦沦陷,大家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参军保家卫国,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

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孙大人,我们也想保家卫国,可这打仗太危险,我们的孩子去了,万一……”

孙传庭说道:“老人家,我理解您的担忧。但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能抵御外敌。朝廷会照顾好参军将士的家人,若有伤亡,也会给予优厚抚恤。而且,我们会对新兵进行严格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尽量减少伤亡。”

在孙传庭的劝说下,不少百姓打消了顾虑,纷纷报名参军。孙传庭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的百姓,将他们编入新兵营,安排经验丰富的将领进行训练。

与此同时,在紫荆关,洪承畴已安排士兵开始修复城墙。他看着忙碌的士兵们,对身旁的将领说道:“城墙是紫荆关的第一道防线,一定要修得坚固。多派些人巡视,防止北方部落派小股部队前来骚扰破坏。”

将领应道:“是,洪大人。只是修复城墙所需的石料和木材,本地供应有些不足。”

洪承畴思索片刻:“派人到周边村镇收集,若不够,再向京城请求支援。另外,在城墙上增设一些了望塔和烽火台,加强警戒。”

正当紫荆关和京城紧锣密鼓地进行防御准备时,探子传来消息:“杨大人,洪大人,北方部落已暂时镇压了几个小部落的反抗,但还有部分小部落仍在暗中抵制。为了安抚这些小部落,北方部落首领决定亲自前往谈判,近期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

杨嗣昌与洪承畴对视一眼,杨嗣昌说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他们谈判期间,我们正好加快防御准备。同时,我们可以想办法利用小部落与北方部落的矛盾,进一步分化他们。”

洪承畴点头:“杨大人,我觉得可以派人秘密联系那些对北方部落不满的小部落,给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在北方部落进攻时保持中立,甚至倒戈相向。”

杨嗣昌说道:“此计可行。但要小心行事,不能让北方部落察觉。你挑选几个机灵且善于言辞的人,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商人,秘密前往那些小部落。”

洪承畴领命去挑选合适的人选。杨嗣昌则继续思考应对北方部落的策略。他深知,北方部落此次谈判只是权宜之计,一旦他们解决内部矛盾,必然会再次进攻。

几日后,洪承畴挑选的人乔装出发。与此同时,京城派来的物资和兵力也抵达了紫荆关。

“杨大人,洪大人,京城送来的粮草、兵器和援兵都已安全到达。”一名将领前来汇报。

杨嗣昌和洪承畴来到物资存放处和军营,查看物资和兵力情况。

“这批粮草和兵器来得太及时了。弟兄们,有了这些物资,我们更要坚守紫荆关。”杨嗣昌对士兵们说道。

洪承畴则对援兵将领说道:“各位兄弟,如今紫荆关形势严峻,希望大家能尽快熟悉环境,融入防御体系。”

然而,就在他们积极准备防御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紫荆关的士兵们连续作战,疲惫不堪,士气也有所低落。

“杨大人,士兵们这几日太过劳累,且对北方部落再次进攻心存担忧,士气有些低迷。”一名将领向杨嗣昌汇报。

杨嗣昌深知士气对于作战的重要性,他来到军营,召集士兵们:“弟兄们,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也对北方部落的再次进攻有所担忧。但我们已经成功收复紫荆关,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北方部落虽扬言进攻,但他们内部矛盾重重,自顾不暇。只要我们坚守阵地,加强防御,他们休想再夺回紫荆关。而且,京城的百姓和陛下都在背后支持我们。我们为了保卫家园,保卫国家,一定要振作起来!”

士兵们听了杨嗣昌的话,士气稍有振作。但杨嗣昌知道,光靠言语激励还不够,还得改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给予他们实际的关怀。

“洪大人,安排伙房给士兵们加餐,改善伙食。另外,让军医仔细检查士兵们的身体,有伤病的及时治疗。”杨嗣昌说道。

洪承畴应道:“好,我这就去办。”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紫荆关的防御逐渐加强,士兵们的士气也有所提升。然而,探子又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杨大人,北方部落与小部落的谈判陷入僵局,双方矛盾似乎有激化的趋势。而且,北方部落正在秘密调集兵力,不知有何打算。”

杨嗣昌眉头紧皱:“矛盾激化却又调集兵力,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是想不顾小部落的反对,强行进攻?还是有其他阴谋?”

洪承畴也一脸忧虑:“杨大人,不管他们有什么打算,我们都要做好万全准备。加强探子的情报收集工作,务必查清他们的动向。同时,进一步巩固紫荆关的防御,准备应对各种情况。”

杨嗣昌点头:“你说得对。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告知京城的孙大人,让他也提高警惕。”

此时,在京城,孙传庭正为新兵训练的事忙碌。新兵们虽然热情高涨,但缺乏战斗经验和军事技能。孙传庭亲自指导训练,耐心地向新兵们讲解各种战术和兵器使用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