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位面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舒展了些,缓缓说道:“杨嗣昌他们还真有两下子,这么复杂的局面,还真把内鬼给揪出来了。不过北方部落又联合小部落,这麻烦可不小。”
徐达在一旁附和:“陛下说得对,杨嗣昌他们追查线索那股子劲儿,值得肯定。但北方部落增兵,收复紫荆关、保卫京城的难度更大了。”
刘伯温手抚胡须,微微点头:“嗯,他们这次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内鬼,可见细心。只是接下来面对北方部落联合的攻势,得想个周全的法子,不能再吃亏。”
朱元璋神色凝重:“局势又严峻起来了,就看他们能不能再想出好对策,守住京城,收复紫荆关。”
永乐位面
朱棣站在天幕前,微微点头,对郑和和姚广孝说:“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配合得不错,在这么棘手的情况下揪出内鬼,不容易。但北方部落联合其他势力,这对他们又是个大挑战。”
郑和恭敬地回应:“陛下明鉴,他们查案有条有理,从各个线索入手,终于揭开阴谋。只是北方部落兵力大增,京城防御压力剧增,收复紫荆关怕是困难重重。”
姚广孝双手合十,轻声说道:“陛下,此次虽揪出内鬼,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他们需尽快调整策略,应对北方部落的联合进攻,希望他们能顺利保卫京城,收复失地。”
朱棣目光坚定:“他们既然能找出内鬼,想必也有办法应对北方部落。且看他们接下来如何破局。”
宣德位面
朱瞻基站在天幕前,先是松了口气,又立刻紧张起来,说道:“哎呀,可算把内鬼找到了,杨嗣昌他们真厉害。但北方部落又搞事情,这可咋整?”
杨士奇笑着安慰道:“陛下别急,杨嗣昌他们总能想出办法。之前能查出内鬼,这次面对北方部落联合进攻,说不定也能化险为夷。”
于谦神色沉稳,抱拳道:“陛下放心,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皆是能臣,他们定会全力以赴。只是北方部落联合后实力增强,收复紫荆关得谨慎行事。”
朱瞻基皱着眉头:“希望他们能快点想出对策,可别让京城再陷入危险。”
嘉靖位面
朱厚熜坐在椅子上,微微颔首,说道:“杨嗣昌这几人,查内鬼倒是有一套。不过北方部落联合小部落,可不是好事,他们接下来压力不小。”
严嵩赔着笑脸:“陛下圣明,杨嗣昌他们能在限期内揪出内鬼,可见能力不凡。只是北方部落增兵,收复紫荆关、保卫京城的担子可不轻。”
戚继光一脸严肃,抱拳道:“陛下,他们虽然成功揪出内鬼,但不能掉以轻心。北方部落联合其他势力,作战策略或许会改变,他们得尽快适应,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
朱厚熜微微皱眉:“哼,希望他们别让朕失望,赶紧解决北方部落的麻烦。”
……
杨嗣昌神色凝重,率先打破沉默:“北方部落联合其他势力,兵力大增,若他们再次进攻京城,局势将更加严峻。我们收复紫荆关的计划得加快步伐,而且要考虑如何应对他们这波联合攻势。”
孙传庭微微皱眉,思索着说:“杨大人,如今敌军势大,我们若同时兼顾收复紫荆关和保卫京城,兵力恐怕捉襟见肘。不如先集中力量加强京城防御,待敌军进攻时,消耗他们的兵力,再寻找机会收复紫荆关。”
洪承畴却摇了摇头,提出不同看法:“孙大人,此举虽能暂时保证京城安全,但紫荆关一日不复,敌军就能随时南下,我们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我认为还是按原计划,先派人潜入紫荆关,掌握敌军情况,寻机里应外合收复它,这样我们便能化被动为主动。”
杨嗣昌听着两人的意见,沉吟片刻后说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但敌军联合进攻在即,我们不能只守不攻。这样,京城防御由孙大人负责,你尽快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准备好防御器械,安排好兵力部署。洪大人和我继续筹备收复紫荆关事宜,挑选精锐士兵潜入紫荆关。另外,我们还得想办法分化北方部落与其他联合小部落的关系,削弱他们的联合力量。”
孙传庭和洪承畴齐声应道:“是,杨大人!”
孙传庭立刻回到军营,着手京城防御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召集各营将领,迅速分配任务:“王将军,你带一队人去征集城中的巨石和木材,加固城墙,在城墙上多设置一些礌石和滚木。李将军,你负责调配弓箭手,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组神箭手,务必保证能有效打击敌军。张将军,组织城中百姓搬运物资,准备好足够的箭矢、粮草和医药。”
将领们领命后迅速行动。孙传庭又亲自到城墙上查看防御工事,对士兵们喊道:“弟兄们,敌军即将来犯,京城的安危就靠我们了。大家务必坚守岗位,不得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杨嗣昌和洪承畴在军营中挑选潜入紫荆关的士兵。他们从雁门关和紫荆关的旧部中精心筛选出了一百名熟悉当地地形、身手敏捷且忠诚可靠的士兵。
“弟兄们,此次任务极其危险,但至关重要。你们要乔装成百姓,混入紫荆关,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防御弱点等情况,然后找机会送出消息。一旦时机成熟,我们里应外合,收复紫荆关。”杨嗣昌对这些士兵说道。
“杨大人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士兵们齐声回应。
洪承畴看着这些士兵,叮嘱道:“大家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可暴露身份。若遇到危险,以自身安全为重。”
随后,这一百名士兵乔装打扮后,分批朝着紫荆关出发。杨嗣昌和洪承畴则在京城焦急等待消息。
过了几日,一名士兵悄悄潜回京城,带来了紫荆关的重要情报。
“杨大人,洪大人,紫荆关如今戒备森严,敌军在城墙上增设了许多了望哨,城门处盘查极为严格。不过,我们打听到,敌军的粮草大多囤积在城西的一处山谷中,防守相对薄弱。而且,北方部落与联合的小部落之间似乎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在利益分配上有些矛盾。”士兵汇报说。
杨嗣昌眼睛一亮:“粮草囤积处防守薄弱,这是个好机会。至于他们内部的矛盾,我们可以想办法加以利用。你继续说,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何?”
士兵接着说:“敌军主力大多部署在城门和城墙附近,以防我们强攻。城东和城北的防守相对松懈,可能是他们觉得那里地势险要,我们不易进攻。”
杨嗣昌听完后,与洪承畴商议道:“洪大人,看来我们可以从城东或城北寻找突破口。先派人悄悄接近粮草囤积处,一旦得手,放火烧粮,敌军必然大乱。然后,我们再趁机攻城,里应外合。同时,我们可以散布一些谣言,加剧北方部落与小部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无法全力联合进攻京城。”
洪承畴点头赞同:“杨大人此计甚好。只是潜入敌军粮草囤积处,风险极大,必须挑选一批精锐且胆大心细的士兵。”
杨嗣昌说道:“我亲自挑选五十名死士,执行此次任务。洪大人,你在京城准备好攻城部队,等我消息,随时准备进攻。”
洪承畴担忧地看着杨嗣昌:“杨大人,此举太过危险,还是让我去吧。”
杨嗣昌摇头,神色坚定:“洪大人,你在京城统筹攻城事宜,责任重大。此次烧毁敌军粮草,关系到收复紫荆关的成败,我必须亲自去。”
洪承畴见杨嗣昌心意已决,只好说道:“那杨大人务必小心,我在京城等待你的消息,随时准备配合。”
杨嗣昌迅速挑选了五十名死士,向他们详细说明了任务。
“弟兄们,此次任务九死一生,但只要我们成功烧毁敌军粮草,就能为收复紫荆关立下大功。大家有没有信心?”杨嗣昌问道。
“有!”五十名死士齐声高呼。
当天夜里,杨嗣昌带领这五十名死士,悄悄朝着紫荆关进发。他们避开敌军的巡逻队,沿着山间小道,小心翼翼地接近紫荆关。
与此同时,孙传庭在京城继续加强防御。他发现京城的一些百姓因为敌军即将进攻而人心惶惶,于是决定亲自到城中安抚百姓。
“乡亲们,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一定能击退敌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京城一定能保住。”孙传庭对聚集的百姓说道。
百姓们看着孙传庭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孙大人,我们相信您。我们愿意听从安排,一起保卫京城。”
孙传庭欣慰地点点头:“好,那就请大家帮忙搬运物资,照顾伤兵。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战胜敌军。”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