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红楼之平阳赋> 第1145章 贾母想要捐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5章 贾母想要捐官(1 / 2)

第1145章贾母想要捐官

寧国府后院,

正屋堂內,

李紈面色惊异,呢喃一句,原以为宝玉在院里读书,都说其聪明,诗词一道,已经初见门径,没想到却栽在策论一道。

想到父亲曾言,熟读经意,就为为了策论解题,若是八股策论写不好,一些介休,可若是她们母子二人,贸然去荣庆堂说这些事,恐怕引起老太太不喜。

正在斟酌的时候,有丫鬟提著食盒入內,素云走过去,接了过来,把里面饭菜摆在桌上;

“奶奶,想那么多做什么,咱们已经来了寧国府,荣国府那边,您也管不著,说多了话,若是不中听,別人也不喜。”

嘟著嘴,在荣国府,奶奶可没少吃亏。

李紈回头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道;

“你气性大,什么事经你的嘴一说,全都不做了,那位郭学政,应该是有所图,宫里面,可有娘娘看著,宝玉的身份水涨船高,有人巴结,有人试探,只是我没想到,竟然会找兰哥儿传话。”

李紈想了想,今天人家说了,话不传过去,万一哪天漏了,不好交代。

“那奶奶的意思是,过去和老太太说,可今日,宝二爷可刚回来。”

素云一脸的忧虑之色,二太太的脾气可不好,眼神落在侯府来的容嬤嬤身上,容嬤嬤会意,劝道;

“奶奶,依照老婆子说,还不如把此事,给荣国府二奶奶先通个气,拖上几天,毕竟奶奶身子重了。”

或许是提醒,容嬤嬤眼神始终落在大奶奶身子上,贾兰吃了一会,看到母亲有些为难,也是同意,

“母亲,要不然就算了,此事宝二叔未必同意。”

隨著几人劝诫,李紈坐在那未说话,倒是在心中权衡一番,凤丫头担忧的,就是宝玉以后的安排,若是真有官身在身上,想来二太太那边,就会安心许多,捐了官,怎么也有贵妃娘娘照应,一个閒散实缺,应该不难,毕竟好多勛贵庶子,还在京城任职呢。

“行了,你们也別多劝,有些事宜早不宜晚,两府向来同气连枝,若是宝玉寻了官身,老太太那边,总归是高兴地。”

“是。奶奶。”

几人未敢再劝,奶奶自有心思考量,就这样,一行人也不乐等时间,顺著后院青石板路,就去了荣庆堂,刚到了中庭院落的角门处,就听见內堂里传来欢声笑语,李紈驻足片刻,就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屋,

就瞧见一屋子人坐在內里,贾母坐在炕上,陪著桌子一旁的,就是贾宝玉,此刻正吃著早膳。

只有身后的贾兰,一身官服还未换,脸色也与往日沉静温吞模样不同,带了一丝郑重,素云和容嬤嬤,始终跟在奶奶身边伺候。

贾母瞧见二人,尤其是看到贾兰一身朝服,眼睛一亮,问道;

“兰哥儿,今日怎的有空回府可是国子监有什么事。”

多少日子,都听说贾兰在国子监公务繁忙,连府上都没回去,现在回来,不知何意。

李紈笑了笑,拉著贾兰走上前,给贾母和大太太,二太太一起请了安,目光扫过宝玉,还有坐在前面的凤丫头,才垂手道;

“託了老太太福气,今个兰哥儿也休沐,刚回来就撵著他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哎呀,你看看你,多日不回,刚回来你就这样折腾,在府上多休息,瞧我这个老婆子作甚,快,一併坐下。”

贾母哪里还顾忌这些礼数,让著李紈坐下,待二人落座以后,鸳鸯就给大奶奶和兰哥儿奉了茶。

二太太有许多话想问,但瞧著李紈的样子,面目一直不曾看过来,心中微微气恼,手里的佛珠,转的飞快,只有邢夫人面带古怪,这李家丫头,自从去了东府,一直不曾露面,今日和兰哥儿一同前来,定然是有事,不知是想要些什么,

“来的正好,后厨那边,柳嫂子燉了莲子羹,入了一点人参,给李丫头和兰哥儿盛上一碗。”

隨即,伺候的丫鬟,就把莲子羹端来,做的事极为有眼色,贾母老怀欣慰,

“你看看,还是老大家的会做事,对了,兰哥儿,你在国子监任职怎么样”

贾兰闻言,起身微微一拜;

“回老祖宗的话,孙儿在国子监一切安好,学政大人亲自在西舍教读,昨夜里,学政大人还私下寻了孙儿说话,席间还特意问起宝二叔何时回府。”

贾母闻言,抬眉看向贾兰,

“你说的那位,可是郭学政,问宝玉何时回府做什么,可是宝玉在国子监功课做的不好。”

一旁的李紈一听,忙推了推贾兰的胳膊,轻声道;

“其他的不提,说捐官的事。”

贾兰点点头,又道;

“回老祖宗话,郭大人说,宝二叔天资聪颖,只是在国子监就读,耗时耗力,倒不如寻个捷逕入仕途,將来也好为贾府助力。”

“捷径”

二太太皱眉“咦”了一声,问道;

“荣国府子弟,哪里用的著走捷径,只是功名难得,若是入了官场,需要科举入仕。”

贾兰连忙点头,回道;

“太太有所不知,郭大人说,如今朝廷虽有科举取仕,可科举之路漫长,竞爭激烈,朝堂內,依旧有不少官员空缺,宝二叔若是想早日入仕,不如先捐个官,再凭府上还有宫里的人脉,谋个六部閒散实缺,这样一来,既能早日为朝廷效力,也能为荣国府爭光。”

听到“捐官”二字,屋里人精神一震,就连多话的王熙凤,也不免扭头看了过来,若是捐了官,科举一途就没了,也不知是贾兰自己的意愿,还是大嫂子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个路子。

可二太太脸色阴沉,刚寻见宝玉读书有起色,现在要捐官,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废了,贾母眯著眼,瞧见贾兰身子未动,这意思,是郭文的,还是李家丫头的意思,

“捐官,虽说也是一个后路,若是捐的官小了,没地方去,若是大了,引人注意,更有一点,朝廷的官,只看科班出身啊。”

这也是躲不过去的,若是没有座师同乡或者同窗之人,日后在官场,举步维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