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红楼之平阳赋> 第1131章 藩王偷偷离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1章 藩王偷偷离京(1 / 2)

第1131章藩王偷偷离京

隨著御书房內,

眾多官员一一看了桌子上的奏疏贺表,许多官员瞧得聚精会神,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目光,死死盯著奏疏,唉声嘆气,好像是遇到了极为难得物品,视若珍宝一般。

这些情况,全部映在张瑾瑜眼里,倒也不觉得奇怪,虽然徐长文胆大妄为,可总归是说了这些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毕竟太上皇可不是真的明君。

“大家抓紧看吧,看完后,就让这几人,去刑部受审议罪,尔等也都做个见证。”

也不知是谁,在周显之,显得极不可耐,

眼见著眾人目光瞧了过来,周显之顿感头皮发麻,紧接著又是一声;

“下官是说,陈公公,已经在刑部那边,备好了部堂庭审。”

虽然是解释,但换来的不过是不屑的冷哼声。

就在此时,

李首辅又是咳嗽了几声,说道;

“看都看了,你们以为呢”

“额,嗯,首辅大人,看的人这么多,还是等眾人看完吧,”

吏部卢阁老,不动声色,竟然先开了口,刑部尚书宋振,低头不语,大公子李潮生,更是不敢多言,所以到最后,顾一臣则是站在桌子旁,细细品味,屋里说不出的诡异。

心中突然闪过“国之利器”四个大字。

既然几位阁老出言,剩下的人,定然不会反驳,无非是周显之在那独自焦躁不安。

好在,

桌上的东西,字数再多,终归是能看的完的,朝臣虽然不说话,但人人面色带著惊讶,显然不同寻常,临到最后,武皇敲了敲桌子,目光落在洛云侯身上,眼中的莫名之色,越来越浓重,

“洛云侯,奏疏你不过去看看吗”

忽然听到武皇问话,张瑾瑜动了下身子,没说什么,站的久了,身子僵硬了许多,

“回陛下,臣就不过去看了,无非是写的一些狂妄之言,臣之前一直在关外,也听过太上皇英明神武,奏疏上的事,想来是无稽之谈,就算天下人再富硕,也比不过太上皇的五湖四海,至於修道之类的,臣没接触过,不敢妄言,倒是江南赋税,应该是文,一会说漕运,一会说军餉,专挑刺,想来以大武朝廷官员,人人清廉,怎有那贪污小人为官,实在不行,抄家,抄族產,以示清白。”

洋洋洒洒一通说辞,前面说的还中规中矩,到最后面,什么抄家一词说出,整个大殿百官浑身打了哆嗦,不少人顿时起了骚动,站在前面不少六部官员,纷纷蠢蠢欲动,通政司周显之,见此灵机一动,

“侯爷,此言差矣,徐长文犯得是大不敬之罪,奏疏中所言,简直是胡搅蛮缠,下官以为,应该快速审问,定下罪责。”

虽然满头是汗,可不见周大人有丝毫退缩,越是这样,越是感觉此人乃是陈辉留下的人,张瑾瑜把锐利眼神看了过去,冷声问道;

“哦,原来太上皇的事,周大人都知道,那周大人的意思,有些事,周大人可以作保了,”

奏疏中的事,太上皇哪样没干过,百官心中净明,现在有人站出来表忠心,张瑾瑜就给他这个机会,毕竟江南一案,京城谁人不知,若是有人真的敢在朝堂上,信口开河,不管是这些文官,还是皇上,怎会容下他。

果然,周显之面色一僵硬,哪里敢答应,就算是想表露忠心,也不能自绝文官一脉,心中多少有些后悔,怎会轻易答应陈公公呢,可是陈公公答应允诺的好处,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京城宅院一座,想了想,咬了咬牙,

“侯爷,下官来京不久,徐长文所写的摺子,不管对与错,都是大逆之言,我等臣子为臣,怎可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眼神坚定,倒是让张瑾瑜多看了一眼,笑了笑,

“还是周大人忠心,满朝文武,本侯觉得,只有周大人忠心太上皇了,哎。”

不知是不是真的可惜一番,此话说出,殿內百官的脸色,全都微微一变,就连周显之,也嚇的不知所措,无法言喻。

武皇面色古怪,心中一笑,什么抄家以示清白,整个殿內,就没有一个身家清白的,倒是通政司的这位,看来后面也有人做了推手。

“一直说你油腔滑调,也没有冤枉你,今日內阁官员在此,你又是徐长文的座师,牵扯到你,你来说说,什么时候审案子。”

“这。”

张瑾瑜也有些傻眼,虽然他也是主审之一,但內阁几位阁老,加上司礼监那位陈公公,明显作为推手,文官几位阁老应该是明白过来,司礼监想夺权,这案子,就不会轻易审问出一二,就算审问出来,陛下和太上皇,还需要斟酌再议,所以,何必那么著急呢,

“回陛下,臣以为,今日多做准备,明日再审,毕竟案子重大,江南案子也未审完,如今又出了一案,所以,如何审问,臣也没想好,但终归是,慢工出细活。”

也不知怎么,张瑾瑜心中反倒是不怕了,皇上態度已经转变,就算太上皇死咬著不放,人首先就死不了,既然死不了,后面的事,就好商议了,或许这些阁老,早就想好了对策,尤其是李首辅,这个老狐狸始终一言不发,

“慢工出细活,话说的也对,既如此,就把奏疏看完,尔等回去准备,明日正式审问,”

“是,陛下。”

眾多朝臣,全都跪拜在地,许多人看向洛云侯的身影,面色凝重,看来,陛下对洛云侯的恩宠,依然那么重,这案子,就不好审问了,

几位阁老微微对视一眼,好似心中有数。

就在宫里热闹的时候。

鸿臚寺那边,早已经是恢復往日热闹,不少番邦使臣,回了鸿臚寺之后,全都躲在院中不肯轻易外出,只有几位王爷,也不去山顶休息,反而是在山下的院中,足不出户。

隨著晌午过后,

天色变得阴沉沉的,沉沉压在鸿臚寺的飞檐上,东苑正厅里,烛火隨著穿堂风,卷的忽明忽暗,映著几位王爷的绷紧的脸面,郑王周昌德,刚把联繫宫里密信收起来,东边传呼,忽然“咚咚咚”响了几下,三长两短,是王府侍卫的暗號。

“进来。”

郑王指尖在案几上顿了顿,目光扫过眾人,宋王正捻著鬍鬚,陈王手里按著佩剑,汉王则是和吴王一起品茶,手还悬停在半空中。

等了片刻,门缝隙被打开,一个身著粗布短打的小廝,猫著腰进来,袖口露出半截银质虎符纹章,是郑王府的人。

“主子,范先生有密信。”

小廝单膝跪地,双手递上捲成细条的桑皮纸,郑王赶紧伸手,接过时,指尖触到纸卷冰凉,展开一看,墨跡力透纸背,正是范文海的笔跡:

“寿宴后,京畿卫增兵三成,各城门盘查骤严,吏部昨天下发的『藩王述职延期令』,盖的是加急璽印,范某夜观星象,紫微垣旁有客星犯主,速离,迟则生变。”

想到昨日宴席时候上的变故,以及司礼监的变卦,郑王岂能不知,先前做的一切,不过是水中捞月,一场空了,心中巨大的落差,尤为难受。

“述职延期”

宋王凑过来看完,心中一个激灵,猛地一拍案几,

“我就说今日大门禁军看我的眼神不对!这哪是延期,是软禁的由头!”

吴王霍然起身,佩剑“噌”地出鞘半寸:

“他敢!当年太上皇分封我们镇守南方腹地,如今太上皇春秋鼎盛,他倒想把我们圈在京城了”

或许是没有想到这些,面上有些惊恐,再者,驛站尚有他们王府精锐士卒在,皇上怎会真的敢下手。

“坐下。”

郑王低喝一声,將纸条凑到烛火上点燃,灰烬飘落在青瓷笔洗里,

“现在动怒有什么用范文海从不弄玄虚,他说『迟则生变』,必是查到了实据,或者说,我等来京城就犯一个错误,京城也不再是十年前的京城了。”

他看向那小廝,

“范先生可有说怎么出城”

既然想到这些,必有法子。

“回主子,范先生已让人在西直门內备了三辆运煤车,车板下藏著替身的衣物。还说……”

小廝顿了顿,压低声音,

“汉王府的徐先生也让人捎话,让诸位王爷务必今日走,他在永定门南街口另有安排,两条路选一条,天黑前必须出京。”

“徐良才也动了”

汉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隨即苦笑,

“看来不止二哥的人察觉到了风声,我这军师,向来比狐狸还精。”

突然看向其余几位世子,府上的先生也在,怎会没有提醒,再看那小廝,小廝早已经跪拜在地,

“其余几位先生,已经故布疑阵,就算有人注意,也都是假的。”

几位王爷听完,心中陡然鬆了口气,既然有法子走,那就是万全之策,可若是走了,如何向朝廷交代

“那朝廷这边,如何交代,”

郑王紧皱著眉头,不辞而別,就怕引起猜忌,小廝赶紧抬头回道;

“王爷,范先生早已经写好摺子,南边各郡已经收到风声,白莲教和太平教,以及山岳族密谋在一起,准备西出了,七日后,必有加紧文书传到京城。”

“什么。”

郑王心中会意,看来范文海,已经联繫那几位了,其余人心中一动,

陈王忽然开口:

“走可以,可我们走了,世子们怎么办”

他看向身边嫡子等人,几个年轻人虽面带紧张,却无半分惧色——郑王世子周正白攥著拳头,尚有周业文等人,也是一脸的坚定神色,话说在京城,也不是很危险,

“留下。”

郑王的声音冷得像冰,

“你们是世子,是藩王嫡子,留在鸿臚寺,明面上是替我们处理后续事宜,暗地里……”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

“是给陛下看的『定心丸』,只要你们在,朝廷就不会立刻撕破脸,我们才有时间回封地调兵。”

“父王!”

周正白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