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缅军进入澜沧国境后,由于军纪太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引起了澜沧国百姓的极度反感,纷纷向追随中汉国的凯诺那报告缅军的具体情况,明确表明宁愿接受中汉帝国的统治,也不愿意听从缅甸野蛮人的命令。
众多的澜沧国军民开始在澜沧江西面山地地带不断地偷袭缅军,给缅军带来不小的困扰,使得他们迟迟没有渡江东进。
澜沧国降将凯诺那很快便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尚之信和张捡知晓,尚之信为了保存实力颇有退意,但是张捡为了堵住尚之信的退路,亲自率领从两广抽调的精兵一万,跟着进入了澜沧国境进行监视。
尚之信这才不得不命令各部拼命发动进攻,很快便攻下了澜沧国内的重要城镇勃朗拉邦、川圹和万荣,歼灭澜沧军主力数万人。
忠孝军前锋大将全节很快率兵六千人并莫敬宇和武公俊二将,逼近了澜沧国都囊汉城。
加上澜沧国人凯诺那的现身说法,软硬兼施之下,澜沧人的心气被打没了,敌人尚在三十里外,囊汉城内的澜沧国军民便已经乱成一团,这种情况下没有坚守下去的可能。
澜沧国王索林那望萨被迫率领少数的亲卫掩护着王室成员,向澜沧国南面的重要据点占巴塞逃离。
囊汉到占巴塞之间需要经过大量的原始森林,通行难度巨大,包括尚之信、尚之璎、线国安在内的高级将领,全都出现了畏难情绪,不愿意再向南追击。
张捡也不好过于强迫,便让尚之信带兵在囊汉一带休整,命令随军的亲子张云靓挑选精兵五千人,在凯诺那的指引下,向南追击澜沧国王索林那望萨。
张云靓之前随着自己的伯父张勇一起南征北战,耳濡目染之下,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接到父亲张捡的命令后,下令伐木为舟,全军顺着湄公河南下占巴塞,大大节省了行军时间,不到半个月便来到了占巴塞的北边门户巴色一带。
占巴塞城相当于澜沧国的南都,是澜沧王室最后的躲藏之地,一旦陷落,澜沧国王一家将会无法在国内立足。
为了打好眼前一仗,澜沧国王索林那望萨集中了全部的王室军两万人,并征集了附近的“僧兵”一万人,在巴色重兵设防,希望能够阻挡中汉大军的进攻步伐。
中汉军的前线指挥官张云靓命令凯诺那率领澜沧投降军出战,可是没有人会真心愿意“帮助外人来打击自己人”,很多澜沧降附军士兵都是出工不出力,凯诺那虽想立功,但是几乎没有战果。
张云靓便令凯诺那带兵退下,而让弟弟张云虎带兵两千精兵出战,虽然一度攻入巴色城中,但是随着澜沧大军的反扑,张云虎又不得不率兵后撤。
这样的情况令张云靓急需援兵的支援。
得到前线报道的张捡,再次找到尚之信,要求尚之信领兵南下支援,却被尚之信以身体不适所拒绝。
大怒之下的张捡,当即跳过尚之信,直接拿粮饷相威胁,强令尚之信的部将全节率领一万忠孝军以及阮有进所部挑选五千精兵,向南支援张云靓。
(本章完)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