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军国大事难言和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中汉国的全权大使张捡没有满足止步于广南省一地,为了尽可能削弱那些很明显“力量过剩”的忠孝军和原来的越南军各部,决定以澜沧国擅自支援敌国为借口,宣布对西面的澜沧国宣战。
张捡温言安抚了被俘虏的澜沧大将凯诺那,承诺只要凯诺那肯助中汉帝国拿下澜沧王国,到时候可以禀报朝廷,册封凯诺那为中汉王公贵族。
凯诺那闻听后欣喜若狂,干劲十足地在前方带路,张捡以张双和刁庆春率领大军留守广南省,让耿精忠带兵留守南部边境,再派遣莫敬宇和武公俊带兵为先锋,以尚之信率领大军为继后,对澜沧国发动了进攻。
澜沧国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处于四战之地,无论是北面的吴三桂地方政权、西面的缅甸东吁王朝、还是南面的暹罗和柬埔寨,亦或是东面的越南,都曾经多次击败过澜沧军,使得澜沧国力大损。
等到扬武七年,甚至连澜沧国东南方向小小的占城国,也敢于派遣精兵袭击澜沧边境掠夺财物。
对于澜沧国来说,如今虽然东面的越南亡国了,但是面临着比越南还要“凶百倍”的中汉帝国,整个王国上下压根就没有死守的决心。
只是时任澜沧国王索林那望萨已经执政了快半个世纪之久,还是具备一定的威望,才勉强安抚住国内的各派豪强,为了共同“抗敌”,索林那望萨不得不派人四处请援。
占城国和暹罗不想与中汉国为敌,压根不敢支援澜沧王国;
吴三桂觉得唇亡齿寒,鉴于尚可喜的平南藩已亡的情况之下,他觉得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一面在云南积极扩军备战,派人不断前往贵州和四川侦查军情;
一面派人联络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莽白,以五门火炮和一千杆火铳为诱饵,怂恿莽白派兵支援澜沧国。
缅甸东吁王国国王莽白,就是曾经“出卖”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的那位,当初的行为显然是出于对“大清”的恐惧,后面闻听大清被灭,他以为机会来了,立刻亲自率领大军三十万进攻云南,却被吴三桂带兵给轻易击败。
从此以后,莽白压根不敢东进云南,西面又有重山阻隔,他便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暹罗和澜沧,尤其是实力较弱的澜沧国,莽白更是垂涎三尺。
莽白认为北方的中原王朝的军队难以适应南方极度湿热的环境,从来未曾直接统治中南半岛,通过打击澜沧国,只不过是为了宣示霸权,肯定不会在澜沧常驻,到时候他便可以指挥大军“捡漏”,从而夺取整个中南半岛的“霸权”。
尤其是接到吴三桂的“约定信件”后,贪婪的莽白更是觉得后顾无忧,便命令次子弥利提留守阿瓦城,他亲自率领大军二十万,以长子那罗伐罗为大将,东进援助澜沧王国。
莽白明确要求那罗伐罗,不得“轻易与敌浪战”,而是应该趁着中汉撤军以后,先消灭澜沧国,再南下消灭暹罗、柬埔寨和占城国。
按照莽白的这个战略思想,缅军前锋那罗伐罗便故意缓慢行军,没有真心救援澜沧国的想法。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