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四合院离静云府不远,后来搬去静云府,就一直空着。推开院门,院子里的杂草已经长了不少,厢房的门窗上积了层薄灰。李正华走进正屋,四处打量:“这里的空间刚好,正屋可以做原料储存,东厢房做生产间,西厢房做包装间。你找几个靠谱的伙计,把院子打扫干净,重新加固下门窗,咱们尽快开工。”
“好!我这就去办!”李正文干劲十足,转身就去召集伙计。
张萧跟着走进来,好奇地问:“正华兄,你说的新产品到底是什么?过年就一直琢磨,现在能跟我说说了吧?”
李正华笑着说:“是给将士们用的暖宝宝。你想,将士们行军打仗,棉衣成本高,还不保暖,要是在脚底板贴一片能发热的东西,暖上三五个小时,行军也能轻松些。”
“能发热的东西?”张萧愣了一下,“这东西怎么做?用炭火吗?那太危险了。”
“不是炭火,是用铁粉、活性炭、盐这些原料,装在油纸和布里,一接触空气就能发热。”李正华解释道,“我之前在川河的时候,就琢磨过这东西,现在刚好有时间,把它做出来。”
张萧恍然大悟:“这主意好!将士们冬天行军最苦,要是有这暖宝宝,肯定受欢迎。只是……这东西是一次性的,用完了怎么处理?要是扔在军营里,岂不是糟蹋土地了?”
“我早想到了。”李正华说,“我打算让人一文一片回收,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
真正让李正华对回收不那么头疼的点,还是要靠系统。(系统那边说回收价两文一片,我这一文收,还有得赚。)
张萧点点头:“还是正华兄考虑得周全。我明天去国子监,跟宋大人的门生提一句,让他们帮着问问军营的需求,要是军队觉得好,采购量肯定不小。”
接下来的几天,四合院热闹起来。伙计们忙着打扫院子、修缮门窗,李正华则一头扎进西厢房,开始研发暖宝宝的配方。
西厢房里,桌上摆着各种原料:从铁匠铺买来的铁粉(多是锻打后的废料,便宜)、自己烧制的活性炭(用木炭碾碎,再经高温烧制)、粗盐(从盐铺买的散装盐,成本低),还有从油纸铺定制的油纸(要厚实,防止漏粉)和粗布(透气性好,能让空气进入)。
“大哥,铁粉买回来了,五十斤,够不够用?”李正文扛着一袋铁粉走进来,满头大汗。
李正华接过铁粉,抓了一把放在手里,颗粒均匀,没有杂质,满意地点点头:“够了,先做样品。你帮我把铁粉、活性炭、盐按5:3:2的比例混合,注意别弄撒了。”
李正文连忙找来一个木盆,按比例倒入原料,小心地搅拌。李正华则拿着油纸,裁成巴掌大的小块,再把粗布也裁成同样大小:“包装要两层,内层用油纸,防止原料漏出来,外层用粗布,让空气能进去。你把混合好的原料分成一两重的小份,我来包。”
两人忙了一下午,终于做出了十个暖宝宝样品。李正华拿起一个,捏了捏,厚度适中,不会硌脚,然后放在手心里:“等半个时辰,看看发热效果。要是温度能到四十五度左右,能持续三五个小时,就合格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