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李正华拿起暖宝宝,手心里明显感觉到暖意,用手摸了摸,温度刚好,不烫脚,却足够暖和。“成了!”他兴奋地说,“温度刚好,再等三个小时,看看能持续多久。”
张萧这时也来了,看到桌上的暖宝宝,好奇地拿起一个:“这就是暖宝宝?看着像个小布包,真能发热?”
“你试试。”李正华递给他一个,“刚做好的,已经开始发热了。”
张萧接过暖宝宝,放在手心里,没过一会儿就笑了:“还真热!这温度刚好,贴在脚底板上,肯定舒服。正华兄,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做出来的东西尽是我闻所未闻的!”
三个小时后,暖宝宝的温度才慢慢降下来。李正华点点头:“不错,能持续三个多小时,要是密封得好,能到五个小时。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计算成本。”
他拿出账本,开始算账:“铁粉五十斤,一两银子;活性炭二十斤,五百文;粗盐十斤,两百文;油纸和粗布,一千文;还有伙计的工钱,一天五百文。算下来,五百个暖宝宝的成本大概是两千五百文,平均每个五文。定价十文的话,每个赚五文?不对,废料铁匠铺按半价卖的,五十斤只要五百文,这样五百个成本就是两千文,每个四文,一个赚六文。”
李正文皱了皱眉:“大哥,这在加上回收,都快不赚钱了啊?那咱们做这个干嘛?”
“现在是不赚钱,等后续优化成本,比如找更便宜的铁粉,简化包装,成本能降到两文,到时候每个能赚八文。”李正华说,“而且这是给军队用的,只要军队觉得好,批量采购,就算薄利多销,也能赚钱。另外,回收后,原料能再利用,成本还能降。”
张萧也说道:“正文,你别急。这暖宝宝是为军队做的,圣上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就算不赚钱,也能赚个好名声,对咱们以后的生意有好处。”
李正华站起身,走到院子里,看着伙计们正在搭建货架,准备储存原料,心里有了计划:“正文,你明天再去铁匠铺,订两百斤铁粉,要最好的废料;再去油纸铺,订一千张油纸,要加厚的;粗布也订两百尺,要结实的。先做五千个暖宝宝,作为样品,送些给赵统领的军营,看看反响。”
“好!我这就去订!”李正文应下,转身就往外跑。
张萧走到李正华身边,小声说:“正华兄,我听说玉容坊最近也在琢磨新产品,好像是给豪绅用的暖手炉,定价五两银子一个。你这暖宝宝要是能打开军队的市场,肯定能压过他们。”
李正华笑了笑:“我做暖宝宝不是为了跟玉容坊争,是为了帮将士们。不过要是能顺便压过他们,也不错。对了,你跟宋大人门生说的事,有消息了吗?”
“有了,”张萧说,“他说赵统领最近在为将士们的冬衣发愁,听说有能发热的东西,很感兴趣,让咱们尽快送样品过去。”
“太好了!”李正华心里一喜,“等五千个暖宝宝做好,咱们亲自送过去。”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