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清qīnɡ平pínɡ乐yu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qīnɡ平pínɡ乐yuè(1 / 2)

宋sònɡ·黄huánɡ庭tínɡ坚jiān

春归ɡuī何hé处chù?寂jì寞ò无wú行xínɡ路lù。若ruò有yǒu人rén知zhī春去qù处chù,唤huàn取qǔ归ɡuī来lái同tónɡ住zhù。

春无wú踪zōnɡ迹jì谁shuí知zhī?除chú非fēi问wèn取qǔ黄huánɡ鹂lí。百bǎi啭zhuàn无wú人rén能nénɡ解jiě,因yīn风fēnɡ飞fēi过ɡuò蔷qiánɡ薇wēi。

诗文大意

春天归向了哪里?寂寞世界不见它的印记,若有人知道春去往何地,请唤它回来与我们停留在一起。

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问黄鹂。可无人听得懂它的婉转鸣啼,它随风飞过蔷薇远去。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这首词,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词人已经六十岁,却遭诬陷,被贬到岭南的宜州“羁管”,就是被剥夺一切官职,被看管起来。

这是初夏季节,词人到宜州一年了。他在院中踱步,注意到蔷薇花开,夏日来临,春天已经过去了。面对饱受折磨的境遇,诗人依然保持着风骨和气度,但感受到年华逝去、日渐衰老,尤其是曾经的良师益友纷纷去世,让他感觉人生美好的岁月已一去不返,就如同这不知归于何处的春天……

他触景生情,吟出这首词,表达惜春之意,抒发伤春之情。

细品词句

上片写的是对寻春、留春的渴望。

首句“春归何处”,不以景物起兴,而是以问句起笔,表达了浓烈的惋惜与焦虑之情。“寂寞无行路”是春天消逝的世界给词人的感受,他急迫地问:春天去了哪里?眼前却只有寂寥静默,全然看不到春的踪影。在词人眼中,春天就像一位极为重要的亲友,突然消失踪影,无处寻找。

接下来的两句,他产生一种浪漫的希望,就像人非常焦虑无助时,希望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请把它呼唤回来。这样的期望当然不可能实现,“无望的希望”让词人“寻回春天,留下春天”的渴望之情达到极致。

下片写期望落空后的惋惜与怅惘之情。

首句紧承上片,似乎词人确实问了许多人,却无人知晓,他仍不死心,还在发问:真的没谁知道春的踪迹吗?接下来笔锋一转,寄希望于黄鹂,然而再度失望,黄鹂百啭千啼,似乎在回答,可是它的话无人能懂,人们只能看着它随风飞去。连鸟儿也走了,这个春逝之后的世界也就更加寂寞。词人最终只能接受,春归无觅处,到底是无法找回了。

读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词人的“眼中之景”可能只是初夏的蔷薇花和飞去的黄鹂,他却由此生发细腻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古来惜春诗词很多,这首词的巧妙在于“曲笔”,通篇写的是问春、寻春,而实际表达的情感却是爱春、惜春。情感的千回百转更是细腻婉转,通过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带动情绪跌宕起伏,新颖委婉,情味隽永。

讲个故事

著名的孝子黄庭坚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一位知名的大孝子,他的事迹还被收入了《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是元代的郭守正编录的,将二十四位古人以各种表现尽孝道的事迹编为合集,作为楷模,流传后世。整个宋朝只有两人入选,黄庭坚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