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sònɡ·林lín升shēnɡ
山shān外wài青qīnɡ山shān楼lóu外wài楼lóu,
西xī湖hú歌ɡē舞wǔ几jǐ时shí休xiū?
暖nuǎn风fēnɡ熏xūn得dé游yóu人rén醉zuì,
直zhí把bǎ杭hánɡ州zhōu作zuò汴biàn州zhōu。
诗文大意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
西湖上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风把游人吹得如痴如醉,
简直是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南宋卑躬屈膝地与金议和之后,上至皇帝,下至官员,早就没了恢复河山的志向,他们忘记了曾经的都城“汴京”,忘记了北方的大好河山被金人控制。在这山水秀美、暖风醉人的杭州“临安”,当权者修筑宫室、广建楼台,过起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日子。
诗人只是个普通士子,他来到临安,住在旅社中,看到当权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感到无比愤慨,于是提笔在墙上写下了这首“题壁诗”。
细品词句
这首诗描写与议论交织。前两句,先写杭州歌舞升平的场景,再对此发出质问;后两句,先写当权者醉生梦死的状态,再对此抒发感慨。
第一句,“山外青山”是自然美景,“楼外楼”是人工建筑,青山重叠起伏,楼台鳞次栉比,杭州一派秀美、富丽的景象。如果在承平盛世,这“人间天堂”的美景本应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句,“西湖歌舞”继续描写山水楼台之间的繁华与欢愉,但“几时休”三字如一声断喝惊醒了这繁华美梦。这粉饰的太平、纵情的欢娱何时才能休止呢?“几时休”暗示的是“无休”,人们沉溺其中,夜以继日,从不休止。愤慨、厌烦,却又无奈的情绪都蕴含在这句冷峻的质问中。
第三句,和暖温柔的微风也是江南特有的,在此处却是一语双关,不只是自然界的暖风,更是这临安城内的享乐之风、苟安之风。“熏”与“醉”的组合极为精妙,“熏”是长时间熏陶、浸润在这种风气与氛围之中,因而“醉”就不是一时的、表面的,而是深入骨髓、沉迷其间的醉生梦死。“游人”指的当然不是西湖游客,而是指沉醉在这繁华世界的统治者,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北方避难而来,这里本不是故乡,却在这里兴楼台、起歌舞,沉醉其中。
如果不了解背景,还不能领悟前三句的愤慨与嘲讽从何而来,尾句彻底点明主题: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曾经的汴京——这是讽刺、感慨,也是蕴含着悲哀与绝望的预言。北宋首都汴京城一如“清明上河图”,繁华更盛杭州,如今却已沦陷,这些当权者却全无羞耻之心,更无恢复之志,只是把杭州当成新的首都,得过且过。如此不吸取历史教训,恐怕不久后,杭州也将像汴州一样沦亡,这苟且的繁荣也终将烟消云散。
这首诗兼有生动的描写、犀利的嘲讽、强烈的愤慨,是一首悲哀的挽歌。林升青史无名,是位普通的士子、诗人,却能发出这样的“盛世危言”,远比南宋的权贵更有责任感与爱国心。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