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气得脸色发紫,伸手就要去抓房梁上的澹台战,却见老二手腕轻轻一抖,木刀柄的末端突然喷出一股黑色的墨汁,精准地糊了他满脸。瑞王猝不及防,被墨汁呛得连连咳嗽,狼狈不堪。更诡异的是,那墨汁遇热之后,渐渐显出了荧光字迹,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蓝光:“贪墨军饷清单——瑞王分七成”。字迹下方还列着详细的账目,精确到了每一两银子,连去年腊月他克扣边境士兵冬衣的银两,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标注了具体的经手人。
“你...你们竟敢算计本王!”瑞王气得浑身发抖,伸手去拔腰间的佩剑,却发现剑鞘里空空如也——不知何时,他的佩剑竟被换成了一把木头做的玩具剑。
澹台战笑着从房梁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王叔还是先想想,怎么解释这贪墨军饷的事吧。对了,刚才那墨汁可是特制的,三天都洗不掉哦~”说完,他像只灵活的兔子,一溜烟跑出了书房,只留下瑞王在原地气得跳脚。
满城因为这本《太子育儿心得》闹得沸沸扬扬时,太子澹台烬终于亲自驾临翰墨书肆“查禁”。他今日特意穿了身玄色常服,衣料是江南织造局特制的云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腰间的玉带上缀着枚龙纹禁步,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所到之处,围观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没人敢喧哗,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太子走进书肆,目光扫过书架,最后落在那本《太子育儿心得》上。修长的手指刚拿起书册,准备翻看,老四澹台墨就端着一个药碗“不小心”走了过来,脚下一滑,药碗脱手而出,紫色的液体溅了一地,其中不少都渗入了书页。
众人都以为太子会发怒,没想到他只是皱了皱眉,低头看向被浸湿的书页。只见那些紫色液体渗入纸张后,竟显出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以上育儿法均经南宫太医认证,安全有效”、“此条参照南宫氏幼儿推拿术,可缓解小儿夜啼”、“此法源自南宫家传安神方,搭配安神香使用效果更佳”......
“南宫?”太子的瞳孔骤然缩紧,握着书册的手指微微颤抖。这红色批注的字迹,竟像极了七年前江南水患时,那个在暴雨中给他包扎伤口的白衣姑娘!记忆中的雨声忽然在耳边轰鸣,他恍惚又看见那双沾着泥水却依旧灵巧的手,腕间戴着的朱雀纹玉镯,在闪电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青光,与眼前书页上的批注字迹一样,刻在了他的心底。
混乱中,老大澹台玄悄悄挤到太子身边,借着帮他整理被药水弄脏的衣袍的动作,将那张折好的当票塞进了太子的袖袋。指尖相触的刹那,太子敏锐地察觉到老大掌心有异——小少年的掌纹间沾着些微的红色粉末,凑近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气,正是南宫家特制的“血杏散”,专门用于止血镇痛,当年他在江南受伤时,那个白衣姑娘就是用这种药给他止的血。
太子的心跳骤然加速,他不动声色地将当票攥在掌心,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触感,与记忆中白衣姑娘递给他的药方纸一模一样。
当晚,东宫的书房烛火长明,直到深夜都未曾熄灭。太子独坐在案前,面前摆着那张当票,烛火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他盯着当票背面的密码,眉头紧锁——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其实暗藏玄机,解码的方式分明是已故母后南宫婉在他七岁那年教过的南宫氏秘传!当年母后说,这是南宫家世代相传的密码,只有家族中人才能看懂,没想到今日竟会以这样的方式重现。
烛泪在青铜烛台上堆积成小山,一滴一滴,像是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太子的思绪飘回了七年前,江南水患,洪水滔天,他带领士兵在堤坝上奋战,却不慎被掉落的石块砸伤了腿。就在他以为自己要葬身洪水时,一个白衣姑娘冒雨冲了过来,用随身携带的草药给他包扎伤口,还给他递了一碗温热的姜汤。当时雨太大,他没能看清姑娘的脸,只记得她腕间的朱雀纹玉镯,和那双温柔却坚定的眼睛。
五更梆子敲响时,太子忽然起身,走向书房深处的密室。密室的墙壁上刻着繁复的龙纹,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盒子。他打开盒子,里面的玉玺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玉玺的一角缺了一块,那是他小时候不小心摔的,后来妹妹又趁他不注意,在缺角处啃了几口,留下了浅浅的牙印。
太子仔细观察着玉玺的缺角,忽然发现缺角处的缝隙里,竟嵌着一粒极小的血色珍珠。他用银针小心翼翼地将珍珠剔出来,珍珠在掌心滚动,泛着诡异的红光——这颗珍珠的颜色和大小,与当年母后临终前咽下的那颗,一模一样!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他的脑海。母后弥留之际,苍白的手颤抖着将什么东西塞进他的掌心,当时他年纪小,只记得掌心传来一阵温热,后来却再也找不到那东西;江南雨夜中,白衣姑娘腕间的朱雀纹玉镯,刻着与玉玺暗格相同的纹路;甚至老五荷包上歪歪扭扭的刺绣,针脚走势都与南宫家的秘传绣法如出一辙,那是母后当年教给他的,他又教给了妹妹......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晨光透过窗纸照进书房,给房间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太子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翻开那本《太子育儿心得》的末章,目光死死盯着插画角落的博古架——在博古架的缝隙里,藏着一个极小的摇篮图案,摇篮里躺着个襁褓中的婴儿,额间点着一颗小小的泪痣,与他自己眼角的泪痣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太子喃喃自语,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他终于明白,这五个孩子,还有这本看似胡闹的《太子育儿心得》,都是南宫家布下的局,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发现当年的真相,找到南宫旧宅,揭开母后去世的秘密。
晨露未曦时,五个小小的身影凑在东宫偏殿的窗根下,屏住呼吸听着书房里的动静。老大澹台玄捧着一本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售书所得的银两,还有南宫药铺传来的消息;老二澹台战擦拭着他的金丝弹弓,弓弦上缠着的红绳被他拉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老三澹台书翻着一本《周律》,书页间夹着几张南宫家的药方,上面记载着治疗旧伤的方法;老四澹台墨调配着新的药水,药碗里的紫色液体泛着淡淡的光泽,药香中混着血杏散的气息;老五澹台铢则坐在石阶上,数着面前的金瓜子,每颗金瓜子上都刻着一个小小的“烬”字,是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
“老大,”老五突然压低声音,小脸上满是担忧,“太子哥哥会不会发现我们的计划?要是他生气了怎么办?”
老大抬起头,望向书房的方向,窗纸上太子的剪影正低头凝视着什么,姿态专注而严肃。晨光为那道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恍如七年前江南雨夜中,那个站在堤坝上指挥抗洪的年轻皇子,沉稳而坚定。
“会发现的。”老大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因为七月初七,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所有的秘密都会揭晓。”
宫墙外,不知谁家的公鸡打了第一声鸣,清脆的啼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五个小小的身影在晨曦中拉长,渐渐与书房窗上的剪影重合,像是一幅温馨而神秘的画卷。风拂过庭前的海棠树,落下几片粉嫩的花瓣,其中一片恰好落在老五的掌心——花瓣的背面,用针尖刻着一个几乎看不见的“七”字,像是一个无声的约定,预示着七月初七那场即将到来的秘密之约。
太子站在书房里,指尖摩挲着掌心的血色珍珠,目光望向窗外。晨光中,他仿佛看到了七年前的江南,看到了那个白衣姑娘的身影,也看到了五个孩子眼中的期待。他知道,七月初七这一天,将会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