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 第17章 《扫帚枪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扫帚枪神》(1 / 2)

御林军校场上,骄阳似火,晒得地面发烫,连空气都仿佛在扭曲。禁军教头赵铁山正把一柄丈二红缨枪舞得虎虎生风,枪影重重,密不透风。这杆镔铁长枪足有二十斤重,枪尖的寒芒在烈日下划出一道道银亮的弧线,如同流动的月华,红缨甩出的尘土被热浪卷起,迷得围观的士兵直揉眼睛,却没人敢出声打扰,只能屏息凝神地看着。赵教头今日特意穿了身崭新的锁子甲,甲片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护心镜擦得锃亮,活像面小铜镜,照得前排几个小兵直眯眼,生怕被那光亮刺到。

“啪!“

一声脆响突兀地打断了演练,像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赵铁山只觉虎口一麻,一股钻心的震颤顺着枪杆传来——竟是一颗金瓜子精准地击中了枪身!那金瓜子力道大得惊人,在坚硬的精铁枪杆上留下个明显的凹痕,随后滴溜溜转着圈,“叮“的一声落在他靴尖前,阳光洒在上面,金光刺眼。

“谁?!“赵铁山暴喝一声,声如洪钟,震得校场边柳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一片,羽毛在空中打着旋儿落下。他横枪立马,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寻找着那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

兵器架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像是有小兽在里面钻动。只见老二澹台战扛着把秃毛扫帚慢悠悠走出来,扫帚杆在滚烫的沙地上拖出条歪歪扭扭的线,扬起细小的沙粒。小娃娃今日穿了身褐色短打,布料粗糙却干净,腰间别着个鹿皮囊,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宝贝,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最绝的是他嘴里还叼着半根糖葫芦,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亮得像颗小灯笼,时不时还伸出粉嫩的舌头舔一下,模样悠闲又可爱。

“我呀~“老二吐出颗山楂核,那核儿“嗖“地破空而去,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钉在十步外的箭靶红心上,入木三分,箭靶都微微晃动了一下!

赵铁山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像是要从眼眶里凸出来。他征战沙场二十年,刀光剑影里滚过无数次,见过无数奇人异士,却从没见过六岁孩童能用果核射穿箭靶的!更诡异的是那扫帚——普通扫帚不过三尺长,这把却足有五尺,柄端缠着金丝,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怎么看都像是某种特制的兵器。

“小娃娃,这是你玩的地方?“赵铁山强压着心头的怒火,红缨枪往地上一顿,枪尾重重砸在沙地上,溅起一片尘土,砸出个浅坑。他眼角的余光瞥见校场四周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士兵,有个胆大的甚至捧了把瓜子,旁若无人地开始嗑,瓜子壳吐了一地。

“不是玩。“老二把糖葫芦签子往腰带上一插,小短腿稳稳地扎了个标准的马步,扫帚横在胸前,神情严肃,“是挑战。“

他的声音奶里奶气,还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可架势却摆得十足十,有模有样。扫帚秃毛的那头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活像条蓄势待发的毒蛇,随时准备扑向猎物。阳光透过扫帚杆上的裂缝,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光斑,竟隐约组成了个“战“字,仿佛是命运的预示。

消息传到东宫时,太子正在批阅军报,案几上堆着高高的奏折,墨香混合着纸张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听闻六岁幼童要单挑禁军第一高手,他手中的朱笔猛地一抖,在突厥可汗的名字上画了个大王八。墨汁在“阿史那摩“四个字上晕开,把可汗的名字糊成了个墨团,看起来滑稽又可笑。

“胡闹!“太子摔笔而起,狼毫笔在青玉笔山上弹了两下,骨碌碌滚到了案几边缘,险些掉在地上。墨汁溅在另一本奏折上,恰好污了“边关军饷“四个字,晕开一片乌云般的黑影,像是预示着边关的困境。

窗台上传来窸窣声,像是有小老鼠在活动。老三澹台墨不知何时趴在了雕花窗棂上,手里挥着本《周律》,书页被他翻得哗啦啦作响:“殿下放心,《大周军规》第二百五十条说,凡能接教头十招者,可破格入营呢!“他笑得眉眼弯弯,两颗小虎牙在阳光下闪着珍珠般的光泽,看起来机灵又狡黠。

太子定睛一看,这页分明是《刑律?斗殴篇》,却被这小混蛋用米浆粘在了军规上!粘合处还画了个吐舌头的小人,歪着头,做着鬼脸,活脱脱就是老三自己的翻版。更绝的是书页空白处密密麻麻记满了赔率,什么“赵教头三招败北1赔10“,“老二扫帚断成三截1赔5“,最后还得意洋洋地标注着“庄家通吃“四个大字,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又在捣鬼。

“你们......“太子刚要发作,忽见老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献宝似的递过来,油纸包上还冒着热气:“殿下尝尝?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用御膳房的蜂蜜裹的~“

纸包掀开,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馋得人直流口水。栗子个个油光锃亮,饱满圆润,表面还撒了层金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精致的金元宝。太子鬼使神差地捏起一颗,指尖立刻沾上了黏糊糊的蜜糖——就像那年江南雨夜,那个白衣姑娘塞给他的栗子一样甜腻,那味道瞬间勾起了他深埋心底的回忆,眼神也柔和了许多。

校场四周已经围得水泄不通,士兵们里三层外三层,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精彩的场面。老五澹台铢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像个灵活的泥鳅,穿梭自如。小团子今日穿了身大红袄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腰间挂着个布口袋,里头叮叮当当响着铜板,是他的“聚宝盆“。“比武观战套餐!三文钱送瓜子,五文钱附赠下注单!“他奶声奶气地吆喝,声音清脆响亮,小手麻利地收钱找零,动作熟练得像个老生意人,“买定离手!赌赵教头几招败北!“

有个络腮胡校尉刚掏出五文钱,老五就变戏法似的摸出张花笺。笺上用工笔细描着比武场景,赵教头被扫帚打趴在地,狼狈不堪,旁边还煞有介事地标注着“预计第一百零八招扑街“。最绝的是笺角盖着个胭脂印,形状像极了太子的私章,看得那校尉目瞪口呆。

场中央,赵铁山将红缨枪往地上一顿,枪尾再次砸出个浅坑,他盯着老二,语气中带着警告:“小娃娃,现在认输还来得及。“他说着故意抖了个枪花,红缨甩出“啪“的一声脆响,这是他的成名绝技“惊雷式“,寻常士兵光听这声响就会腿软,更别说直面枪锋了。

“教头怕啦?“老二把扫帚往肩头一扛,突然一个鹞子翻身,动作敏捷得像只小豹子——扫帚头“啪“地抽在对方手腕上!这一下快如闪电,赵铁山甚至没看清动作,只觉腕骨一阵剧痛,红缨枪差点脱手飞出,他赶紧死死攥住,才没在众人面前丢脸。

不等他反应过来,那柄秃毛扫帚已使出一套完整的“杨家枪“。扫把杆点、挑、刺、扫,招招凌厉,直逼要害。最绝的是每当教头枪尖逼近,老二就“不小心“扬起扫帚上的灰尘,迷得对手睁不开眼。这些灰尘里显然掺了料,赵铁山每吸一口就忍不住打个喷嚏,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形象全无,引得围观的士兵们偷笑不已。

“第一百零八招!“老三不知何时爬上了高高的旗杆,手里拿着个铁皮喇叭实时播报,声音透过喇叭传得很远。小少年今日穿了身靛青儒衫,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腰间却别着把金算盘,活像个市井账房先生,算盘珠子被他拨得噼啪作响。“赵教头出汗量约两斤四两,心率约每分钟一百二十次,预计再有三招就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