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 第16章 《奏折狸猫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奏折狸猫案》(1 / 2)

寅时的梆子声刚敲过三下,通政司文书房的雕花木窗就被一只戴着玄色手套的小手轻轻推开。窗棂年久失修,榫头处还留着被弹弓撬动的细微痕迹——这是老二澹台战用淬了松油的弹丸悄悄卸开的,如今成了五个崽潜入的秘密通道。老大澹台玄蹲在窗台上啃芝麻饼,芝麻碎渣簌簌落在刚送到的边关奏折堆里,有几粒正好卡在“恳请增拨军饷“的“恳“字上,活像给这个字镶了圈金边,在朦胧的月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第七本......“小胖手翻动纸页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文书房里格外清晰,惊得梁上的夜蛾扑棱棱飞起。老大今日特意穿了身玄色短打,领口和袖口都缝着暗袋,腰间别着个鹿皮囊,里头装着老四特制的各种“小玩意儿“——有能开锁的细铁丝,有会发光的萤火虫卵,还有块用蜜蜡封着的显影糖。当他翻到那本包着蓝绫的奏折时,圆溜溜的眼睛突然眯成了一条缝——这折子的纸页边缘有细微的毛茬,像是被人用薄刃拆开过,重新粘合的地方还留着淡淡的糨糊味,与通政司专用的鱼鳔胶气味截然不同。

“有意思。“他从荷包里掏出块琥珀色的糖块,这“显影糖“是老四用南宫家的秘方特制的,据说是用南海进贡的蜂蜜混着会发光的海藻粉熬的,遇热还会散出淡淡的梅花香。小舌头在糖块上舔了舔,往奏折背面一抹,糖水立刻在纸面上晕开一片湿痕,像滴落在宣纸上的墨。

糖水渗透处渐渐浮出两行淡金色的字迹,在月光下闪着奇异的光:

“实拨三十万两,虚报五十万两“

“差额由瑞王府与兵部对分“

最骇人的是落款处那半个血指印,老大凑近细看——指纹的螺纹走向粗粝,带着游牧民族特有的螺旋状,指腹还有道明显的刀疤,正是突厥武士特有的标记!他突然想起去年在父皇书房见过的《异域图志》,上面记载着突厥勇士成年礼时会用狼骨刀在指腹刻下刀痕,作为勇武的象征。

东宫偏殿里,太子正对着满案奏折揉太阳穴,青瓷茶杯里的龙井已经凉透。自从那五个小祖宗进京,他案头的文书就越来越诡异。昨日有本请安折子里夹着老五的糖画订单,用朱砂写着“要会喷火的龙造型,需用南疆火椒粉“;前天的军报背面被老三画了幅《太子打喷嚏十八连拍》,最后一帧还标注“喷出金瓜子三颗,砸中侍读官的帽翅“;最绝的是大前天那封密函,火漆印被调包成了个咧嘴笑的猪头,嘴角还画着两撇八字胡,活脱脱是瑞王的模样。

“殿下!“老大旋风般冲进来,玄色衣袍带起的风扑灭了最近的一盏灯,灯芯爆出最后一点火星。小少年怀里抱着堆文书,最上面那本蓝绫奏折大敞着,露出里面金灿灿的字迹,“出大事啦!瑞王叔公他......“

太子刚接过奏折,指尖还没触到纸页,窗外突然“嗖“地射进支白翎箭,箭身漆黑如墨,箭羽上沾着夜露,正正钉在“瑞王府“三字上!箭尾缠着的布条在风中飘荡,上头用朱砂写着突厥文的“灭口“二字,还沾着点胭脂醉的香气——正是老四上个月在拍卖会上兜售的“现形酒“配方,据说用这种酒写下的字,遇热会显出原形。

“刺客往兵部跑了!“老二澹台战的声音从屋顶传来,伴随着瓦片碎裂的脆响,“穿的是军器监的靴子!右脚的靴跟还缺了块皮,是被西华门的门槛磨的!“少年说着“咚“地跳下来,玄色劲装的裤脚沾着青苔,显然是从宫墙爬过来的。

太子低头看箭,发现箭镞上刻着个微小的蝙蝠标记——正是瑞王府死士的徽记,翅膀上还刻着个“瑞“字。更诡异的是,箭杆上缠着的布条内侧,隐约可见半幅地图的轮廓,用金线绣成,像是某种军饷运输路线,几个关键节点还标着小小的三角符号。

兵部衙门此刻鸡飞狗跳。老三澹台墨不知何时混进了档案室,正踮脚往最高的架子上挂《周律》的誊抄本。小少年今日穿了身靛青儒衫,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却别着把鎏金小算盘,算珠上缠着红丝线,活像个走错门的小账房。看守的书吏瘫在黄花梨椅子上傻笑,嘴角咧到耳根,口水顺着胡须滴在衣襟上——显然中了老四特制的“笑癫粉“,这会儿正抱着柱子喊“娘亲,我要吃冰糖葫芦“,声音里还带着孩童般的奶气。

“大人您看~“老三指着刚挂上去的律法条文,童声在幽暗的档案室里格外清亮,像山涧的泉水叮咚作响,“《大周刑统》第二百五十条,'虚报军饷满五万两即斩立决,家眷流放三千里'......“他小手一翻,露出奏折的批红页,上面用朱笔写着“准奏“二字,墨迹却比其他奏折淡了几分,“这折子里可是虚报了二十万两呢!够斩四次啦!“

兵部尚书的脸“唰“地白了,像被泼了桶冷水。这位素来以铁面着称的老臣此刻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的皱纹往下淌,手指死死攥着腰间鱼袋,指节都泛了白:“黄口小儿休得胡言!这、这本是......是军需损耗!“他的声音发颤,眼神躲闪,不敢看老三手中的奏折。

“那这个呢?“老五突然从房梁上倒吊下来,小团子今日穿了身大红袄子,袖口绣着金线的虎头,活像只倒挂的蝙蝠。他晃着本蓝皮账册,纸页哗啦啦翻动间,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红字批注,“兵部厨房的采买单——上个月光辣椒就买了八百斤,备注写'喂突厥战马'?“他眨巴着葡萄似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突厥马什么时候改吃辣啦?难道是怕冬天冻着,要吃点辣取暖?“

尚书刚要扑上来抢,老五“刺啦“撕下一页塞进嘴里,嚼得吧唧响:“唔......比娘亲烙的饼还硬......“小乳牙在纸页上磨出几道白痕,墨迹混着口水糊了满嘴,活像只偷吃东西的小花猫。

“吐出来!“尚书目眦欲裂,扑上去掐他脖子。这账册要是落到太子手里,他全家老小都得掉脑袋!

“噗——“

老五突然张嘴,喷出团黑乎乎的墨汁,精准糊在尚书脸上。这墨汁不知掺了什么,顺着老人脸上的皱纹流淌,渐渐组成幅地图——正是那本被篡改的奏折里提到的军饷运输路线!更绝的是地图上几个关键隘口,都被标上了突厥文的“伏击点“,用的还是西域特有的朱砂,遇汗即显。

瑞王府后院,五个小身影正围着口枯井忙活。这口井早就干涸,井沿长满了青苔,缝隙里还卡着几片枯叶,却出奇地没有蜘蛛网——显然经常有人使用。井壁上刻着的“永乐三年造“字样已经模糊,只有井口的绳索勒痕还清晰可见,深得能塞进一根手指。

“老大你确定在这装着三颗臭气弹,活像个要下墓的摸金校尉,“上次你说宝藏在御花园假山,结果挖出先帝的夜壶......“少年撇撇嘴,眉头皱成个川字,“臭得老五三天没吃下饭,见了陶瓷就躲!“

“这次保真!“老大把剩下的半块显影糖按在井壁青砖上。糖块在青砖表面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碎屑掉在地上,引来几只蚂蚁。渐渐地,砖缝里渗出淡金色的液体,组成个展翅欲飞的朱雀纹——正是南宫世家的标记,翅膀上的羽毛纹路都清晰可见。

老四澹台鹊立刻掏出个琉璃瓶,里头紫色液体咕嘟冒泡,像装了一整个春天的紫藤花。他小心翼翼往朱雀纹上滴了三滴,液体接触砖面的瞬间,“嗤“地腾起股白烟,带着淡淡的杏仁香。整面井壁突然“咔哒“一响,像生锈的门轴转动,缓缓向侧面移开,露出条向下的阶梯,阶上还铺着防滑的麻布,显然经常有人上下。

“哇——“

五个小脑袋同时探向洞口,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彼此兴奋的脸。阶梯尽头,堆成小山的金锭在火把照耀下晃花了人眼,每锭都有巴掌大小,边缘还留着铸造时的毛刺。金锭底下都打着“江南赈灾官银“的戳记,边角处却被刻意磨平,重新錾上了瑞王府的蝙蝠纹,翅膀的弧度与箭镞上的标记一模一样。最绝的是角落里那口紫檀木箱,箱盖上落着厚厚的灰,锁头却锃亮如新——显然经常被打开,锁芯处还留着新鲜的铜屑。

“奏折?!“老三一个箭步冲上去,小短腿在阶梯上磕了一下也顾不上疼,掀开箱盖的瞬间,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呛得他打了个喷嚏。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数十本奏折,全是近三年被调包的军报原件!最上头那本的批红页上,先帝的朱批“准“字被人用刀刮去,改成了“再议“,刮痕处还残留着淡淡的朱砂印。

老五已经掏出小算盘,蹲在金山上噼里啪啦打起来,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小胖手拨得算珠飞起,算珠上的红丝线在火光中跳跃,“哇!够买下半条朱雀大街的糖葫芦啦!还能包下老张头一年的芝麻饼!“他说着抓起一锭金子,沉甸甸的压得他小手往下坠。

“什么人!“

瑞王府侍卫举着火把冲来时,老二正把最后一本证据塞进裤腰,动作麻利得像只偷东西的猴子。五个娃娃齐刷刷转身,同时举起手中的“武器“——老大捧着账册,封面上用朱砂画了个大大的“赃“字,笔画间还沾着点金粉;老二拉满弹弓,金丝弦上搭着三颗臭气弹,弹丸是用臭鼬的腺体和硫磺混合制成的;老三展开《周律》,书页间夹着淬毒的银针,针尖闪着幽蓝的光;老四晃着药瓶,紫色液体咕嘟咕嘟冒着泡,瓶塞都快被顶开了;老五......老五把金锭当板砖抡得虎虎生风,小胳膊上的奶膘都在颤动,脸上还沾着点金粉,活像个小财神爷。

“快跑!“老大一声令下。五个小身影泥鳅似的钻入密道,老四临走不忘往金山上撒了把红色粉末。瑞王带人赶到时,只见满室金锭表面渐渐浮现出血红的“贪“字,在火把映照下触目惊心,像用血写就的控诉。更绝的是那些字迹遇热发光,把整个密室照得如同血池地狱,吓得几个胆小的侍卫当场瘫软在地。

翌日早朝,皇帝刚坐上龙椅,冕旒上的玉串还没稳住,五道小身影就滚绣球似的冲进大殿,玄色、靛青、大红的身影在明黄的龙袍前格外显眼。老三澹台墨打头,怀里抱着《周律》,书页都卷了边;老大澹台玄殿后,腰间别着账册,边角还露着半截金锭;老二澹台战和老四澹台鹊一左一右,一个举着弹弓一个晃着药瓶;老五澹台铢被夹在中间,小手里攥着把金瓜子,跑一步掉两颗,在金砖上滚出清脆的响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