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知正对着实验数据发呆,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一缕发丝,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愁容满面,仿佛这难题真能把她的头发愁白。
连续一个月的零产卵记录,像沉重的石头压在她心头,心力交瘁。
以至于当余夏的身影第三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疲惫的大脑甚至来不及去思考这巧合背后的意味。
“我能看看你养的鱼吗?”余夏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响起,打破了沉寂。
江静知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自己昨晚不过是随口抱怨了几句,他竟然放在了心上。
一股暖流悄然滑过心田,但她面上依旧维持着冷静,只是利落地朝旁边的洗手池抬了抬下巴:“热烈欢迎!不过得先按规矩来——彻底洗手消毒,手机用酒精片擦干净。”
她转身,熟练地从储藏柜里取出两套消过毒的全套装备:白大褂、护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鞋套,动作行云流水。
两人全副武装,先进入了那间运行多年的斑马鱼饲养室。
室内光线幽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腥味和消毒水的微涩。鱼缸里,银蓝色的斑马鱼在柔和灯光下悠然游弋。
“所有环境参数都是自动化闭环控制,”江静知熟练地介绍,“水温恒定在25到27度之间,光照周期严格遵循14小时亮,10小时暗……”
“水质监测呢?”余夏俯身凑近一个鱼缸,鼻尖几乎碰到冰冷的玻璃,黑曜石般的眼睛专注地观察着水中的精灵。
“靠它。”江静知拍了拍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方盒子,“多功能水质监测仪,蓝牙直连平板,实时同步所有关键参数。”她指着从盒子延伸出的数十根纤细探头,如同无声的触手,悄然没入各个鱼缸的水中。
“光线控制呢?”余夏目光扫过鱼缸。
“所有LED灯带都由这个面板控制。”江静知指向墙壁上嵌着的一块小型液晶屏。
余夏凑近,清晰地看到上面显示着:开启:8002200,关闭:2200800。
“去看看新实验室。”余夏直起身。
踏入新实验室,风格迥然不同——所有设备的控制权都集中在一块巨大的嵌入式触控屏上,流光溢彩,科技感爆棚,却也透着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脆弱感。
“我们实验室每个成员,”江静知叹了口气,疲惫中带着无奈,“都已经把这些参数核对过好几遍了,分毫不差。”
“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参数设置本身的错误。”余夏得出结论,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所以才需要你这个‘外脑’来帮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啊。”她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你们最怀疑的方向是什么?”余夏追问。
江静知扳着手指,如数家珍般列出:“三个主要怀疑点:第一,光照!斑马鱼繁殖对光周期和光谱异常敏感,新光源可能有我们没察觉的差异;第二,水流和溶氧!新循环系统可能造成水流过急或溶氧不稳定;第三,环境压力!新实验室的噪声、震动,或者人员走动频率,是否比预期带来了更大的应激……”
“如果预设参数都没问题,”余夏眼神变得专注和锐利,“那就是执行过程和最终结果之间出现了偏差。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监控系统来捕捉那些肉眼和常规仪器可能忽略的细微差异。”
“你打算怎么做?”江静知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
“我需要点时间设计方案。”余夏说着,一边往外走一边利落地脱下手套和口罩。
“谢谢你,余夏!”江静知的感谢郑重其事,发自肺腑。
“嗯。”余夏的动作顿了顿,摘护目镜的手停在半空,目光有些游离地看向地面,声音莫名带上了一丝紧绷和迟疑,“你……总是待到这么晚,”他清了清嗓子,“万一……宿舍楼关门了怎么办?”
“所以我设了10点50的闹铃,”江静知笑了笑,“十分钟,足够我跑回去了。”
“要不……”余夏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抬起头,目光却飘向旁边的仪器架,语速略快,“你可以住我在滨江花园的房子。很近。这样多晚都不怕。”
“啊?!”江静知惊得差点把手中的记录板掉在地上,“这……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余夏像是找到了理由,语气忽然变得理直气壮起来,“你又不是没在我家住过!”他指的是高中那时的留宿。
“那不一样!你自己住吧……我可以住实验室的,你看我买了一个睡袋放在这里。”江静知急忙打开一个柜门让余夏看。
“睡袋怎么舒服?我那儿好几间房都空着,你随便挑一间住。”余夏已经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