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实验室晚上特别安静,没人抢座位,效率高,不知不觉就这个点了。”江静知的语气带着科研人特有的沉浸感。
一阵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只有脚步声和车轮声交错。余夏努力找了个切入点:“你的斑马鱼……养得还好吗?”
“哎,别提了!”江静知的语气瞬间跌入谷底,眉头蹙得更紧,脸上写满了挫败。
“出什么问题了?”余夏追问。
“它们不繁殖!”江静知的声音里充满了困惑和沮丧。
“怎么会这样?”余夏不解。
“你会养鱼?”江静知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眼神带着一丝希望。
“……不会,”余夏被看得有点局促,移开目光,“就是……问问。”
江静知像是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干脆停在原地,双手叉腰,郁闷之情溢于言表:“院里刚给我们分了一间新实验室养斑马鱼!全新设备!全新水循环!
“骆老师特别照顾我,让我在新屋子里养鱼。结果,可邪门了!鱼只要搬进去,死活不产卵!
“但只要一搬回原来的小破屋子,立马就恢复正常繁殖!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啊?设备参数检查了无数次,水样检测也做了,就是找不到原因!真是气死我了!”她说着,还烦躁地用脚尖踢了一下地上的小石子。
“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余夏看着她生动的表情,干巴巴地问。
“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啊!愁死我了!”江静知抬手捋了下被风吹乱的头发。
“别急,总能找到原因的。”余夏搜肠刮肚,也只能挤出这句苍白无力的安慰。
“嗯,只能希望了。”江静知长长吐了口气,指了指旁边一条灯光昏暗的小路,“我从这边抄近路走了,回去还要查点资料。再见!”说完,她转身小跑着消失在小路的阴影里。
余夏停在原地,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直到那身影完全融入夜色与树影之中。他这才掏出手机搜索,屏幕的冷光瞬间照亮了他微微蹙起的眉头。
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结果:斑马鱼通常4月龄性成熟,繁殖周期约7天,年产卵67次。影响繁殖的关键因素包括:水温波动、水质参数、营养摄入、光照、亲鱼年龄及健康状况、混养密度及环境应激……
余夏的目光扫过那一长串专业术语和潜在变量,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滑动着屏幕,眉头锁得更紧了。
这么多相互关联、需要精密控制的环境因子……要逐一排查,简直如同大海捞针,是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细致的系统工程。
翌日清晨。
董睿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从上铺爬下来。
他戴上眼镜,习惯性地扫了一眼宿舍,目光定在已经坐在书桌前的余夏身上。
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上面铺满了复杂的图表和……斑马鱼的图片?
董睿揉揉眼睛,凑近屏幕,难以置信地盯着那些关于水温曲线、光照周期、产卵行为统计的图表,声音带着浓浓的困惑和调侃:
“斑马鱼养殖环境……余夏?!你……你搞什么名堂?你是要搞计算机和斑马鱼的交叉研究吗?!”
当晚不到十点,余夏便“啪”地一声合上笔记本屏幕,利落地塞进背包,一言不发地起身离开了尚有许多人埋头苦干的机房。
董睿和郭羽丰交换了一个充满八卦意味的眼神。
“啧!”董睿摸着下巴,一脸了然,“昨天不肯走,今天不愿留。还熬了一个通宵研究什么斑马鱼……这小子绝对有情况!”
郭羽丰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太阳穴优雅地转了两圈,做了个“思考”的手势:“斑马鱼在哪里?——生科院?”
董睿一拍大腿:“没错!他好像认识生科院的人,那个帮他选歌的女生?”
郭羽丰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真相只有一个,并且离我们不远。”
余夏穿过夜色中静谧的校园,路灯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秋风拂过林梢,发出沙沙轻响。他目标明确,脚步不停,径直走向生科院那座熟悉的实验楼。
生科院实验室。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