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书禾却依旧习惯性地坐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审核下一季度的生产计划,眉头微蹙,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新系列的面料供应商突然提价,她正在权衡是接受涨价还是冒险寻找新的合作方。
宋祈年端着两杯水走进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目光扫过她略显疲惫的侧脸和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
“计划有变?”他声音平稳地问。
黎书禾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华南那边供应商突然提价百分之十五,理由是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接受的话,这批订单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得很薄了;换供应商,又怕质量和交期出问题,影响‘禾·韵’系列的上市。”
宋祈年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没有立刻给出建议,只是拿起她放在桌角的《管理手册》,翻到供应链管理那一章,指了指其中关于“供应商评估与备选机制”的条款。
“预案,用上了。”他言简意赅。
黎书禾愣了一下,随即恍然。是啊,手册里明确要求对关键原材料建立至少两家以上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定期评估。她之前觉得繁琐,现在却成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底气。
“我让采购部立刻启动备选供应商的样品测试和价格谈判,”黎书禾思路清晰起来,“同时,也让法务介入,核查原供应商合同条款,看是否存在违约可能。”
“嗯。”宋祈年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看着她重新投入工作的专注侧脸,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书禾。”
“嗯?”黎书禾从屏幕上抬起头。
“明天周日,”宋祈年看着她,“休息一天。”
黎书禾下意识想拒绝:“明天我还想……”
“计划,不差这一天。”宋祈年打断她,语气是不容置疑的温和,“带上曦儿,叫上王姐和她家孩子,去城外河边走走。野炊。”
“野炊?”黎书禾有些愕然。这个词对她来说已经太过陌生。
创业以来,她的生活几乎被工厂、设计、会议填满,连周末也常常是在书房度过。
“嗯。”宋祈年站起身,“东西我来准备。”
看着他走出书房的背影,黎书禾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反对。
她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那根始终紧绷的弦,似乎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第二天,宋祈年果然早早起来,利落地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野餐篮,里面装着他亲手做的三明治、水果、卤味,甚至还有一保温壶的绿豆汤。
他还从后勤处借来了旧帐篷和野餐垫。
王大姐带着她七岁的女儿妞妞过来汇合时,看到这阵仗,惊讶地笑道:“哎哟,宋队长还有这手艺呢?书禾,你可真是享福了!”
黎书禾看着宋祈年沉默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也有些不好意思。她好像,真的很久没有参与过这样的家庭活动了。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河岸公路前行。
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绿意盎然。
宋曦和妞妞兴奋地在后座叽叽喳喳,指着窗外的牛群和大风车欢呼。
黎书禾看着儿子红扑扑的笑脸,听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声,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供应商问题,似乎也暂时被抛到了脑后。
宋祈年选了一处河湾边的草坡,这里视野开阔,绿草如茵,还有几棵大树可以遮阴。
他动作麻利地支起帐篷,铺好野餐垫。
黎书禾想帮忙,却发现自己对这些“野外技能”十分生疏,反而有些笨手笨脚。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