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好奇,当即打开翻看,这一下却吓的不轻。
司马家要造反!
这哪是什么《劳资法案》,这是要给穷人翻天啊,这是要掀权贵王朝的棺材板儿。
法案宗旨:为调和劳资,促进百业兴盛,保障佣工、人力、女使、工匠等受雇者之合法权益,规范主雇双方行为,特制定本法。本法遵循《宋刑统》之基本精神,并借鉴“嘉祐敕”等成例,双方依契行事,保障双方权益。
里面一共七十余条,详细阐述了“契约签订”、“报酬支付”、“依附关系”、“权责利”、“纠纷调解”等事项。
不难看出,法案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提升“贱民”的身份地位,至少是书面上的法律地位。
王安石就是搞“立法式变法”的,对这一套非常敏感。
要是司马康执意推动立法,这影响可就大了去了。这孩子,不会是想迎司马光回朝吧?
不得肉体惩罚“雇员”,不得随意克扣薪水,不得进行人格侮辱,不得无故辞退,不得强迫劳动,......
真要是实现了,上等人还怎么当上等人?
现在全大宋的“官、贵、富”,不就是靠着踩唬老百姓,才能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嘛。
你把“平民”的地位提高了,那岂不是乱了纲常。
他刚放下,司马康来了,一见面就面带嫌弃,大冬天的扇着扇子,嫌弃王相公身上的味道。
“相公此来,可有诚意?”
“哼...,司马总裁的诚意呢,就是要闹翻天么?”
两人各不相让,就这么敌视着。
屋里,科学院最新试验试制的时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越发显得安静,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一个五十多,一个二十不到,都是一顶一的犟种。
啪,王安石拍桌而起,丢下一句“不可能!”转身即走。
“好走不送!”司马康也不挽留。
王安石回到官舍,赶紧召集下属和幕僚商量对策。这法案无论如何不能在自己手中通过,肯定会成为权贵之敌。
之前,苏轼搞了一把削弱“荫荐举官”,被喷成臭狗屎苏阎王,前车之鉴啊。
一个姓江的幕僚却极力赞同司马康,断定此乃邀名之举。
他年轻,声望刚刚崛起,没参加科举文试,想要正式进入朝堂,肯定需要一场巨大无比的功绩。
开封地区一百六十万人,平民占八成,这是多大的人气。
一旦做成,司马康一定直追李长安,成为熙宁的第二颗政治新星。
他需要名望,难道相公您不需要了么?
别忘了,我们也正是由于李长安刨根儿式的连番冲击,丢掉了民望,才最终失意下台,丢了执政的位置。
短期内想要重回巅峰,根本找不到出路,除非出京治理地方,可那就等于承认失败。
司马康的这个法案好啊,相公何不夺过来,以为自己的垫脚石呢?
老王陷入了沉思...
权贵,权贵于我何加焉!
吾之使命,是申东南之志,是引南国才智之士掌控朝堂,是打击韩琦为首的北方强盗官僚。
干!
这买卖划算,敌人之敌人,吾之友也。
只是,得找个中间人,自己这脾气太冲,谈崩了不好转圜。
脑海里,有两个人选,一个是超新星苏轼,一个是黑洞李长安,俩人都跟司马康关系莫逆,也都够份量。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