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断了,只能一点点追查。
有人说,有房有地的,怎么查不到业主,但凡用点心这不就能找到人。
不是的,西城门外本严禁建设宅院,因为要防止契丹从西面攻城,房子的木料成了资敌之物。
也就是一群勋贵敢过去占地盖房,但这些人,除了姓赵的或者姓曹的,都是干的黑户,只有房子没有门牌。
而且,他们也只是夏季过来住上些日子,是为了贪金明池的凉气。
平常日子,有些胆大的流浪汉,甚至就直接占来住,管都没人管的。
看来,还得从这位侯驸马身上下手。
别人动不了他,苏轼却可以,因为苏轼朋友多。
满天下,只要苏轼愿意,任何一个文人都愿意跟他结交,以能成为苏轼的朋友感到自豪。
现在,驸马圈就有这么个人,大宋内务府总管,蜀国大长公主的驸马,王诜。
一封拜帖,召之即来。
王诜最近没什么业务,虽然李长安帮他找了个新单位,可是还没来得及展开手脚。太皇太后跟皇上就闹掰了。
他现在可不敢乱动,万一惹了哪位神仙,自己就得英年早逝。
“子瞻兄,可是有新作面世?近日来与蔡元长厮混,倒是少来拜访子瞻,莫怪莫怪!”
苏轼并没开宗明义,而是弄了些酒菜,约着王诜打听八卦。
他也算宗室外围么,消息众多,见苏轼问,他也不藏着,能说的都尽量往外说。
谁家经营什么买卖啊,谁在债券市场亏了钱,哪家的娘子偷人,哪家的老爷扒灰。说得活灵活现,半个时辰过去了,苏轼差点忘了约人的目的。
“子瞻兄,长安大婚,你看我备什么礼品好?”
他拿出一份清单,上面林林总总,从乡土特产到古玩字画,再到异国美女。
老王家那是千年世家,应有尽有,要说送礼物,还没有发愁的时候,直到遇见了李长安。
这人太有财了,也只爱财,可总不能送钱吧,老王家还真缺这个东西。再说,送多少算多,李财神能看在眼里?
所以,王诜这些日子也犯愁,毕竟已经算是上了李长安的船,可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呢?
“其实不难,我与长安相识多年,知他一项癖好。”
“子瞻请讲,待到明年,我亲回太原,将家祖书法临摹一个全本奉上。”
真迹给不了,但是王诜本身就是书画圣手,模仿王献之、王羲之那也是九成韵味,临摹更是外人难分真假。
“长安爱狗!”
“狗?”
“不喜小犬,非猎犬不爱,常念左擎苍、右牵黄,西北射天狼。你若能觅得良犬,他自是欢喜。”
王诜有点发愁,这偏离的太远了,老王家是文人世家,又不是武勋。
斗鸡走狗,在王家那是要打板子跪祠堂的。
看王诜面有难色,苏轼适时点拨他,“京中权贵众多,你岂无至交好友,我听闻清河驸马便是善养犬的。”
清河县主,王诜回忆了一下。
虽然都是驸马,但大家并不在一个圈子,老王家跟贵族差不多,娶公主都算是下娶,跟暴发户玩不来。
不过为了生活,他也愿意委屈一下自己。
“着啊!多谢子瞻相告,我这就着人前去打听!”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