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81章 套期保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套期保值(1 / 2)

要建设期货市场,需得完成几个条件。

首先,一个大型商贸中心必不可少。

第一,能聚集商人,也就是买家。缺少交易商,那建设期货市场还有什么意义。

第二,只有大宗的标准化商品,才能形成期货的标准合约。小城镇汇集不了这么多大宗商品。

第三,大型商贸中心,往往有更为稳定也更完善的市场制度。

交易商、商品、市场制度,再加上一个金融结算中心,构建一个期货市场的基础条件就算完备了。

举目四望,大宋现在有泉州、广州、明州(宁波)、扬州、开封,至少五个地方可以开办期货交易。泉州、广州、明州,都适合做海贸相关。扬州和开封,更适合做国内贸易。

大宋的货引制度,本质上就是期货市场的上一代版本。

小麦、丝绸、茶叶、食盐,都是标准化商品。通过地方上的榷货务进行验收和仓储,形成标准化合约,通过枢纽城市的榷货务和交引务进行金融转换,然后在民间形成期货交易。

只差一步,如果有一个中央结算中心,期货市场就会完成最后的金融化。

现在,李长安来补齐最后一步了。

期货最开始的,也是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某一货品的大卖家要进行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便是对冲。

举个例子,你作为开封最大的红茶经销商,每年要过手价值一万贯的广府红茶。

做过生意的都知道,干渠道本身就是偏金融属性的,分销商如果不提前交订金,那你就要自己屯下一万贯的货物。

每年风灾、雨灾、旱灾各不相同,产量和质量总有波动,价格也自然随行就市。

这样,你去囤货的时候就会面对巨大的风险。

买现货,会被地方上的收购商抬价;交订金,又可能得不到预期数量、质量的货物。

你自己屯了一万贯的货,会不会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这时候,分销商找你拿货,你的加价率是否够理想,是否具有定价权?

最好的情况,你薄利多销,每年用一万贯的资金,赚取微薄的利润,成了给两头打工的大善人。

大宋的茶商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先是成立一个大商家的联合会,在一个总协调人的调和下,制定长期的经营策略。

将整个茶叶市场分为几段,从茶园到茶市;从茶市到在地仓储;从在地仓储到全国集散中心。

到了集散中心,也就完成了从散货经由榷货务变成标准商品的过程。

这时候,联合会开始入场,购买茶引,建盘。

建盘之后,通知所有小分销和终端经销商,你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我这里拿货,要不也购买茶引。

拿货,自然是时价。

买茶引的话,有高有低,全凭自己眼光和运气。

最开始,中小商家还真下场玩了几十年,后来他们发现有庄家操盘,专坑中小商家,羊羔进了屠宰场了属于是。

于是他们也成立了行会,抱团形成另一个具有极强资金实力和渠道实力的庄家。

茶引有效期长引一年,短引一季,双方厮杀的非常血腥。

有时候,光顾着炒茶引,都忘了提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行为。毕竟没人提货,茶叶就只能课一道税,国家受损。

于是,朝廷颁布法令,交引兑换制度诞生了。

你购买的茶引没有提货,可以折价兑换下一季的茶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