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40章 大借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大借款(2 / 2)

牛爵爷,您搞物理是圣贤是伟人,搞小钱钱么,还得看我李长安。

下一步,就是想办法让这些钱参与交易,增加流通。

这一块他已经筹备几个月了,从收购金楼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一直计划,眼下终于到了可以落地的时候了。

苏轼的表演还在继续,整个开封城仿佛迎来了狂欢节。

戒严期间,民间一切零售交易免税,权当是太皇太后给大家的福利。

市民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经商热情,看家底儿的本领都拿出来,几乎每一个胡同都有自己的小型集市。

与此相对比的,是富人街区的冷清。

他们这边被开封府的衙役堵着门,门前连只麻雀都没有。

戒严的第四天,李长安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进城了。

为解朝廷财政之困局,为重振大宋商业繁荣。经天子特许,李长安召集大宋南北三百家富商,共同进京向两府献策,愿借出五千万贯,用于解决大宋的财政困境和完善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富弼、韩琦,作为大宋的最高代表出席接见,听取了商团代表们的汇报,并表示诚挚欢迎。

曹佾列席了会议,对此表示审慎乐观,希望双方能尽快达成协议,早日恢复市面平静。

苏轼虽没有参与,但是事后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声明,开封的稳定,即是大宋的稳定。他全力支持此次磋商,开封府将保证整个会议的顺利进行,并做好一切后勤保障。

李长安提出,建设一个有规划的,有制约的财政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大宋,是所有人的大宋。

想要长治久安,安定繁荣,那就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更多的人受惠。

当前两府班子,花钱过于随意,且项目缺乏预算方案,事后又不透明,完全背离了财政效率。

他提议,设立一个由三百商家组成的财政监督议会,对大宋的财政开支做监督审核。

未来,每项超过五百贯的项目,都要进行公开招标。

任何一个花销,都要来去有账,找得着负责人。

让大宋百姓交的每一枚铜板,都能花的有理有据,让大宋百姓重新找到主人翁的精神。

《财经周刊》对当天会议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并全文刊发了几位重要领导的讲话。评论员编辑钱韦明撰文,声称这是大宋自成立以来最重大的进步之一,高度赞扬了大宋商人的报国热情。

另外,大宋首富李长安向外界透露,他正在陛下的指导下筹备一个新型的交易场所——期货交易所。

未来,大宋商人除了炒卖“交引”,又多了一项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据不具名人士爆料,大食商人还有赐乐业人也参与了期货交易所的建设。海贸,将首次登陆开封,成为首都经济的新兴板块。

交易所不做国籍限制,无论是朝鲜还是契丹,西夏或是吐蕃,大理或是南越。

任何商人,只要是合法收入,都可以在交易所开户经营。

..................

开封市民对交易所没什么兴趣,最低入场三千贯,就是把自己换成金子的,也变不出来那么多钱啊。

他们感兴趣的是五千万的大借款,朝廷有了钱,是不是就来活路了。

黄河要修吧,运河要疏通吧,往西北的驰道要拓宽吧,再不济,开封的城墙总要补一补吧。

借吧,借了好开工,咱们也能跟着沾光了!

你要问开封百姓支不支持,他们举双手双脚支持李长安,只要是李长安干的事儿,他们闭着眼睛喊好。

跟着首富混,一天饱三顿!

大借款的提案消息一出,最高兴的不是别人,而是前些日子罢朝的京官儿们。

来钱啦,发工资啦,大伙快上书两府啊,一定要让他们答应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