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40章 大借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大借款(1 / 2)

车队一点点向前磨蹭,终于轮到了康大人。

钱行地面广大,也不知怎么修的,居然占了这么一处豪奢的地皮,看着比禁军校场小不了多少。

院子四面高墙,墙上有望楼,楼里点着灯,边上站着巡哨。

高大的城墙边立着石柱,柱头上挂着冒火的灯具,散发着臭臭的味道,也不知是什么制成。

亮,晃人眼睛的亮,院里好像挂着几十个月亮,把这照成一片白地。

终于轮到他了,一群小腿粗的跟冬瓜似的汉子过来,掀开篷布,开始卸车点货。

他惊奇的是,这些人居然没有讶异,也没有兴奋。

只是像装卸石头瓦块一样,把他的金银一箱箱的扔下来,然后抬到称台上。

“私造足金元宝十箱,净重四百斤;雪花银锭六十箱,净重四千八百斤;蜀锦五十匹、苏绣二十匹、东珠.......”

掌柜的一报账,前后几家都张望过来,谁啊这么有钱!

康大人准备的早,一张脸包的严严实实,任谁见了也猜不出身份。

最后,钱行的大掌柜过来填写单据。

这些钱财就成了惠民钱行,或者说是十八家联保行的抵押货物,然后开一张据说大宋、大辽通用的巨额存单。

一共一万二千贯,晚上没工夫,想要换成小钞,明天随便找一家银联机构去兑换。

康大人一狠心,六辆马车也卖了四辆。

走,去蜀中!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为平。

那地方邪性,朝廷这点风浪,刮不过巴蜀的大山,先去那边避避风头。

.................

当天晚上,张广孝向少爷报喜,今儿一天又增加大额储蓄七十万贯,明儿还能涨。

算上另外十七家,估摸着这会已经收了两三百万了。

不用多,只要再乱上个七八天,大宋开封这点存货,至少六七成都能倒腾进“财经会”的银库。

李长安也不得不感叹,这大宋“老钱”真多啊。

平时不显山露水,这一闹,全给惊出来了。但凡做过十几年地方大员,谁家里都能掏出来上万贯的银子。

怪不得中华炼铜两千年,越往后越钱荒,老是流动性不足。

有这么一帮银耗子,炼多少够他们藏的。

这才是一个京师,大宋二十三路,八百州府,有多少豪强,多少地主老财,这得屯了多少贵金属。

麻麻跌,还得是通古斯巴图鲁厉害,随随便便就能敲出来上亿的银子。

...............

这些大额存单,最低存期一年,保管费千分之二。

或者说,这叫大额汇票手续费。

真有人跑到南方提现,中间还是要产生成本的,至少养着一群大宋最精良的会计,每年也要大几万贯。

挣钱不在手续费上,而是铸币税。

这存单,如果不直接提现,而兑换的是联行的钞票,那就意味着李长安实现了发钞。

发钞,自然就能赚到铸币税,也就是通过增发稀释储户贵金属的价值。

前前后后,十八家应该能收储达到三千万贯。

大宋一年的总货币流通量才七八千万,这么算下来,李长安完全可以算得上第一铸币厂厂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