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28章 吃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吃惊(1 / 2)

欧阳修先去了七里台考察。

这一看,大惊失色。

原本以为,李长安所建,不过是军营民居一类的草舍。毕竟地方广大,又仓促施工,真要是按照规制修建一个南京应天府级别的书院,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可当他到了地方,见到一处处或是两层,或是三四层,青砖筑成的高大房舍,鳞次栉比,街巷成坊。

太震惊了,难道有钱就能为所欲为?

他在庆历时期也是去过西北的,不但主持后方,也曾亲临过一线,见过城池堡垒的修建。

那玩意只要堆高度和厚度就行了,连舒适性都不用考量。

对比李长安这里功能不一,错落有致,造型花样翻新的建筑,难度和成本肯定不是一个级别。

他很震惊,终于对李长安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光有房子肯定不行,书院么,最重要的是老师。

他这个书院又不教人科举,准备招什么人来读书,又该配什么样的人,来担任老师呢。

于是,他去了沈括的科学研究院。

此时研究院已经分成了两部分,在七里台就有很大的一个分院,只差沈括还有一些危险项目没过来。

尽管他前两天还贵为朝廷副相,可还是吃了闭门羹。

研究员有严密的守卫还有严苛的拜访制度,拿不到审批,现在李长安来了也进不了门。

亮出来身份也不好使,一切保密,这关系到众多研究员的身家。

李长安建立了一套专利制度,研究员可以分享三十年的专利红利,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就像已经转产的马车项目,光轴承和前轮转向两个专利,每月就能收到五百贯的专利费。

欧阳修只好去找沈括,他现在是唯一具有终审签字权的人。

沈括虽然不是他的门徒,可当年也算受过他的恩惠。

到了科学院的本部,他又吃了一惊。

在陈列馆里,他见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发明,还见到了几百本非圣人之道的著作。

这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头已经搬到了新校区。

这位大宋声学第一人,非常自豪的向他表示:我,沈括,已有圣人之资。在推动大宋进步的众多发明里,我都是核心参与人,将来青史留名,自己这个做学生的,要排在老师前面了。

能在欧阳修面前显摆,让沈括把郁结在身上的委屈,全都一扫而空。

朝廷不是磋磨我么,哥不跟你们玩了,现在还比你们更进一步,马上就要踏上成圣之路。

对了,欧阳老师,我和我的同仁们,还准备编撰一部新的历法。

以前的那个农历太落后了,日子年年调,农事都耽误了,一点也不便捷。

有了望远镜,我们重新用天文校准,马上就可以开发出来一套,每年误差不超过一个时辰的历法。

历法是什么,那可是一朝一代最具标志性的文献作品之一,是真的会名垂青史的。

欧阳修第三次震惊,你们这一群工匠,还能研究历法?

沈括表示,老师你太落伍了。

我们这里不仅有工匠,还有精于天文的、数学的、农学的、水利的、地理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一千人。

每个月,光发薪水,我就能发出去超过十万贯。

“呵呵,存中,何来相戏也?”

欧阳修不信,朝廷京官三万多人一共才多少钱啊,你们一千来人,各个都是宰相俸禄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