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183章 舆论风波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舆论风波起(1 / 2)

舆论一起,如狂风席卷东京。

士人、商人、小市民、农夫、底层仆役,甚至禁军和厢军,集体加入到了声讨腐朽勋贵的浪潮当中。

韩琦倍感头疼,他的执政纲领几次易稿,仍然没写出来满意的官样文章呢。

苏轼这抽冷子又来了一下,让他好不容易稳定住的局面又一次陷入动荡。

这天,他正在跟幕僚还有一些投靠的中层官员开会,研讨秋税的分配方案。外界的舆论喧嚣暂时被他们放下,专心处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怎么让自己的支持者在这次分肥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会议中途,韩忠彦慌慌张张的闯进来,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苏轼把曹佾的孙子曹亢亢,给抓了。

韩琦的心咯噔一下子,苏轼这人怎么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没完了这是。

马政案谈好了大家各自收手,我们不再抠朝廷的墙角,你们也不再追查过往的旧账,结果苏轼就摆了大家一道。

刚和平没几天,这混蛋又挑事,还拿贪腐的事儿开刀。

这事儿他不能不管,曹家是他最重要的盟友,曹佾就是太皇太后的直接代表。

撂下会议,备了马车,他直接去了国公府。

此时曹国舅在祠堂里挥舞着藤条,小小曹已经被抽的满背血道子,正趴在地上打摆子一样颤抖。

他的书童、长随、小厮,正跪在外间,眼看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韩琦的突然造访,让小小曹获得了喘息之机,赶紧求管家去后宅通报奶奶,他感觉自己就要支撑不住了。

“公伯,何须如此啊?”韩琦看见小小曹被打的样子,吓得眼皮都直抽抽。

太狠了,都说隔辈儿亲,怎么当耶耶的能下得去手。

曹佾仍然是一副面若冰霜的样子,回头看了一眼屋里,啐了一口,扔下藤条领着韩琦回到中院书房。

“家门不幸,让稚圭见笑了。”

曹佾的手不听使唤的颤抖着,连续两次,他都没敢把茶碗端起来。

韩琦来时的路上已经听韩忠彦说了大致的经过,可他还是想听当事人讲一讲,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内情。

“宫里怎么说,这苏轼到底要做到何种地步?”

曹佾拍了一把桌子,哀叹一声,歪着头看着地面久久不说话。

“公伯,要不我去找欧阳永叔谈谈?”

韩琦坐过来,把住曹佾的手臂,非常挚诚的说道:“如今你我一体,此事便交给我了!”

-----------------

报刊一发,士人们讨论朝政的热情被极大调动。

如今城里的酒楼茶馆处处爆满,唱堂会的都快找不到活儿了,都得拎着家伙事儿来撂地摊。

不知有心无心,人们讨论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到了恩荫制上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难不成我等读书二三十载,便连一个纨绔都不如?”

“是极,是极!”

“我等一样是炎黄子孙,一样的忠心为国,凭什么我们连求为刀笔吏都要候缺儿,人家生下来就有官儿做?”

店老板向外张望着,生怕惹来皇城司的探子什么的。

奇怪的是,已经一连好几天没见到巡街的探子或者,开封府的衙役了。

一处胡同口,几个摆摊子的聚在一块,也是愤愤不平。

“老娘做点酸浆子,起五更爬半夜,一天从东五条走到西市口,满打满算才能赚二十个钱。我们一家七口,一整个月不见得能吃上一回荤腥。就这,上个月我还缴了三十个钱的贩税。你们说,玉津园的一头驴都能花两百贯钱,俺们家七口人还不如一头驴?”

边上一个卖豆子的撇撇嘴,“驴?你可别给咱穷苦人脸上贴金了。一头驴好歹还算活物,没听说么,养在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雇了四个人擦拭照料,一年的工钱要一百六十贯。”

卖枣的小老头咒骂着,说这帮喝人血的家伙一个个都该遭瘟。

咱们小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他们花天酒地也就罢了,怎么能把牲口伺候到比人还高贵的地步上。

羞先人哩,这是拿咱屁民当虫豸哩。

一街之隔,就是司马康的东京劳动者工会总部,这边已经是剑拔弩张。

如今正是秋税上解的忙时候,照理说,大家都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拼命挣钱,今年能不能过个好年可就看这一季了。

可是今天,好多的小会长,全都聚集到了总部。

他们不是来调节纠纷的,而是要让司马康帮他们上书。

对,就是上书,一群最底层的船工、厨娘、挑夫、车夫,他们要给皇帝上书。

他们要反对牙行和各种行会的剥削,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这帮蛀虫,去满足他们主子的享乐。

“穷人不该缴税,俺们一无田地,二无宅院,凭什么还要拿出血汗钱,去填权贵们的窟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