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要求,请李财神到时候亲临现场,进行开业剪彩。
蔡京表示,这点事情,他就替李长安答应了。
于是乎,招商会当天,定下了十一个行会,七十八家商家,筹集了奖金二十万贯资金。
自此,前期大功告成。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会惊动朝廷,惊动履新的枢相韩稚圭。
好家伙,当初三司卖国债你们没钱,现在搞奢靡之风你们一个个这么起劲,不许!
可惜,枢密院管不了礼部,更管不了政事堂。
苏轼上奏,建设新的勾栏瓦舍是为了体现大宋的富饶和繁盛,尤其是这乃是陛下的一片孝心,是为了准备给两宫太后解闷用的。
如此扯淡的理由,居然得到了一致赞同。
赵顼亲自下旨褒奖,说苏轼任职以来,不但治理政事出色,开封的移风易俗工作也极其优秀。
特别嘉奖,赏穿紫衣,赐佩鱼袋。
韩琦气的一脑袋头皮屑,眼看着两个小政敌越过越好,他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干,必须得出邪招了。
两天之后,开封城突然传起一股谣言,想发财就得拜李长安。
你们还穷的,那就是没沾到李财神的财气。
怎么办?
弄个长生牌位,弄个木雕人偶,那肯定是不行的。
要修庙宇,要塑金身,要找朝廷请封!
紧接着,就有人开始攒会,挨家挨户的开始收钱,雇佣匠人进行开工建造。
城里本就拥挤,一尺大的地方都能值一贯银子,要盖财神庙,至少得有个地方吧?
富人捐房,穷人捐钱,轰轰烈烈的就开干了。
很快,开封府跟御史台都注意到了这种歪风邪气。搞什么,要祭奠除了礼部圈定范围之外的淫祀?
李长安,马长安赵长安他也不行啊!
虽然立庙的行为很快被叫停,但人们向往财富的心是无法遏制的。
城里不行,大家就去城外,立庙不行,就把原来的赵公明和关公换成李长安。
官有管法,民有对策。
这下,终于把御史台给惹火了。
你李长安要干什么,听过士大夫以圣人门徒自居,要追求大道的。你一个钦差,公然在京都搞封建迷信,你是神仙我们这满朝文武算什么?
别人不敢惹李长安,吕工著敢,他都敢当面呵斥韩琦和太皇太后。
这天,李长安正在跟沈括讨论长度单位的进制问题。御史台的帖子发到,要他去衙门接受质询。
来到御史台,这边不仅有富弼跟欧阳修,张方平也在。
这么强大的阵容,让李长安吓了一跳。
“咋了,看你们这表情,哪位相公崩了?”
“王雱去契丹买马,这事儿是你安排的么?”富弼焦急的问道。
“不算吧,当初是他主动请缨,这个王相公应该知道啊,怎么了?”李长安一脸无辜,不能什么屎盆子都接吧。
“诶,出事儿了,王雱丢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