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153章 感谢韩总送温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感谢韩总送温暖(1 / 2)

韩琦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一万三千个士兵会丢。

此时,汴水东埠头。

李长安看着一溜溜填了档案,被各个包工头接走的士兵,心里头跟喝了冰镇酸梅汤一样舒坦。

韩琦是个好人啊,虽然嘴损了点,还仗着书香门第的身份瞧不起自己。

但人家真办事儿,刚过了一天,一万多个精壮的汉子就给送到了南门,而且还都是编队好了的。

新城建设的债券一天不如一天,老是不开工,投资者都没信心了。

叠加上秋税上计,想找人开工成本巨大,一天五十文都不好找人。再持续下去,他这个总裁都要被弹劾了。

“蔓蒂,发公告,该让债券涨一轮了!”

蔓蒂赶快记在备忘录上,李总裁如今给她升了官,叫做什么总裁助理,说是干好了一个月有五十贯薪水。

“用小报发还是登在财经周刊上?”

李长安摸了摸下巴颏,沉吟了一下,“所有邸报一起发,声势闹的大一点,再让钱韦明过来做个专题。”

“好的!”蔓蒂标注了一下。

一万三千人,如果间隔一步远,能站满汴京的一面城墙还带拐弯。

然而在众多牙人和工程分包商的眼里,这点人还是太少了,只够他们五分之一的缺口。

他们需要无数健壮的男性,从十八岁到五十岁都可以,一个月至少能工作三十天那种。

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都行,当然士兵也可以,人高马大的禁军最好了。

经过他们最近拼命的搜罗,汴京的闲散劳动力已经几近枯竭。现在出现了一种情况,大量的乞丐开始从开封府逃亡。

有一种说法,东城招商局拐卖人口,凡是四肢健全的,都会被逮起来去挖土。

传言是否属实不知道,可街面上的乞丐确实少了。

李长安会见了几个铁器供应商,这是技术处几轮筛选下来的,实力雄厚,技术领先。

饶是这般,他还是没有直接给合同。

想中标,必须接受技术入股,由研究院的技术专家们,对他们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一份价值数万贯的合同,一次能跟汴京财神做合作伙伴的机会。

几大商家咬咬牙,愣是从惠民钱行各自贷了十万贯的支票。

这是李长安新近推出的业务,是对当代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供应商在参与工程的经济活动中,总是会需要除了中央结算以外的一对一结算。如果次次都找惠民钱行,一是耽误效率,第二也容易泄露财务机密。

放五千贯在惠民钱行做准备金,拿一本十万贯的支票出来,以后在供应商体系里,以支票做单边结算。

甲支付给乙,乙可以直接到钱行进行兑现,也可以继续向下游支付。

直到有人需要立即兑换,在支票有效期内,持票到惠民钱行或者联兑机构柜面,进行票面兑取。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提高效率,能够实现在汴京之外的快速结算。

支票的使用成本很低,一万贯一个月才一百贯的手续费,李财神纯属是乐于助人的。

送走了供应商,也到了下午吃晚饭的时候。

算了一下,又一次空手套白狼赚了钱,今天得吃点好的庆贺庆贺。

金秋时节,随秋粮北上的,还有苏州的湖蟹。

镇江的酒,苏州的蟹,扬州的曲儿。

据说南方富人九月份啥也不干,天天在扬州城里包船听曲儿,让美人给自己斟酒剥蟹。

也不知道哪个土包子编的,有种天子用金锄头的既视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