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136章 赚钱的门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赚钱的门道(2 / 2)

五年规划,除了挖河道,就是盖房子。可盖的都是小门小户,这房子才值几个钱,除了拆迁还建的,还能有多少可以售卖。就算一套能卖出城里价,三百贯一小套,两千贯一大套,总共也没两千套可售。

十几万贯,这么多人分,大家又能分到多少。

债券收益就那么点,大家是指着能跟李财神捞笔大的才投资的。

李长安挨排数了数,除了一个洛阳的,一个商丘的,基本还是国债的老客户。

这帮吃条子发家的,根本不懂城市建设的经济学。

老早就让他们去下沉到细分领域,就是一个听话的也没有,现在又嫌债券收益低了。

收益低,那也是每年两成,以当前的市场容量,只有他这里能吃下这么多资金。

不过,该安抚还是要安抚的,说不定这里还有客户呢。

“看这里!”李长安指着一副街区图。

“瞧见了什么?”

众人看过去,不就是房子,还有些船儿,码头,还能有什么?

见这帮人不开窍,他只能直接透出答案。“码头装卸、仓库租赁、商铺出租、交易撮合,这叫公共服务。”

众人依然疑惑不解,哪个城区没这个,这些东西能赚钱?

吃租子,俗话叫吃瓦片的,对于顶级富人圈,是最基础但也最瞧不上的买卖。

“数十万居民,数万匠人、手工业者,辐射东南西北各五百里。还没看明白么,这将是未来的商业重镇。除了租金,最重要的是投资机会,把钱投给最能赚钱的人,坐家等分红的机会。”

终于,有人脑子转过来了。

新城建设之后,除了基础的条件,最值钱的可能就是公共服务,这种类似于税收的收入,将永远持续下去。

如果能从招商局手里转过来,不啻于拥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产业。

更关键是,在初创时期,他们可以投钱与人合伙,以公共服务的样式,吃创业者的红利。

高啊,怪不得人家是李财神,惠民钱行这种工具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贷款,然后债转股,这就是李长安的办法。

让惠民钱行担当起投资银行的功能,孵化并加速新汴京的工商业发展。

“我将成立一支基金,从债券资金池中拿出一部分来做后备,再向外界融一部分。低息创业贷,吸引最开始进驻的中小商家,然后通过提供帮扶让他们快速成长,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

大伙一听,怎么能找外人,多少钱,我们投了。

“不,咱们不能吃独食儿,办法我可以交给你们,基金你们可以自己搞!我将向开封府申请建立一套管理合伙做生意的制度法案,叫做《公司法》,就是大家一起管理一个生意所需遵循的规则。到时候,你们参照一下。”

不对啊,你说了半天,怎么又不带我们玩了?

大家的疑问,李长安报以意味深长的微笑。

想一次上车终身受益,便宜死你们得了!“洛阳的石头,商丘的砖,太行的木头,扬州的船。天下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你们如果眼光始终局限在汴京一处,那就永远赚不到最好赚的钱。”

众人不解,李财神是不是又忽悠我们啊,怎么让我们一帮贵族去干商人做的事情。

“记得我曾经说过么,拥有本源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飘在云头,你们就失去了力量,才会变成今天这幅模样。市场就在我们手里,如果不趁机把势力伸出去,你们还等着出现下一个王安石么?”

啊?

对对对!咱们就是一直飘在汴京,只剩下一座宅院,几个庄园,这才是去了作为世家最重要的人口。

没有人力,爵位和财富在朝廷面前就是个屁。

大家捧李长安,不就是他既能帮自己赚钱,还有办法避免自己被朝廷收割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