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守城事宜,臣也是殚精竭虑,日夜不休啊太后!”
“求太后看在臣往日微末之功的份上,饶臣这一次吧!臣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他一边哭诉,一边用眼角余光瞥向一旁的刘襄,希望这位年轻的王爷能帮自已说句话。
刘襄本就胆小,看到母亲盛怒,李弼又如此凄惨,心中不忍,犹豫了一下,还是怯生生地开口求情:
“母……母后,李大人……李大人或许确实有失当之处,但……但五十大板实在太重了,恐怕……恐怕会出人命。”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如……不如小惩大诫,让他戴罪立功。”
“你给本宫闭嘴!”
独孤伽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解,她怒视刘襄,
“若非你之前多嘴,本宫岂会派这个废物前去,酿成此等大祸?现在还敢为他求情?!”
刘襄被骂得缩了缩脖子,再不敢言语。
独孤伽转回头,看着地上如同烂泥般的李弼,眼神中的怒火稍减,但冰冷之意更甚。
她也知道,此刻斩杀大臣,尤其是李弼这种有一定声望的老臣,确实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但若不严惩,如何立威?如何震慑其他可能心怀异志之人?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杀意,改了命令,但语气依旧森寒:
“哼!既然殿下为你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五十大板减为三十!”
“给本宫狠狠地打!若是打得不狠,执刑之人同罪!”
“谢太后不杀之恩!谢殿下!谢太后!谢殿下!”
李弼听到改为三十大板,虽然依旧恐惧,但总算保住了一条命,连忙磕头如捣蒜。
两名如狼似虎的禁军侍卫上前,毫不客气地架起瘫软的李弼,拖出了长乐宫。
很快,宫外便传来了沉闷的杖击声和李弼压抑不住的、凄厉的惨叫声。
那一声声杖击,仿佛不是打在李弼的肉身上,而是打在每一个听闻此事的官员心上。
那一声声惨叫,更是让皇宫内外弥漫着一股兔死狐悲的寒意。
三十大板,结结实实,没有丝毫留情。
等到行刑完毕,李弼已是奄奄一息,臀部和大腿血肉模糊,官袍被鲜血浸透,人早已昏死过去。
他被像丢破麻袋一样,扔回了自已的府邸。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常安城的权贵圈层。
所有人都明白,太后这是在杀鸡儆猴!
李弼仅仅是因为“办事不力”、“未能提振士气”,就遭受如此酷刑。
那么,任何敢于表露退缩、投降,甚至只是表现不够“积极”的人,下场只会更惨!
高压和恐惧,如同无形的枷锁,更加沉重地套在了每个人的脖子上。
表面上,再也无人敢议论战和之事,各级官员和将领表现得更加忠勇。
但暗地里,那因为楚宁兵临城下和太后严刑酷法而产生的裂痕与离心力,却在恐惧的土壤下,悄然滋生、蔓延。
李弼的三十大板,看似维护了太后的权威,实则可能正在将更多的人,推向绝望的深渊。
甚至,逼向另一个选择。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