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到底还是有点见识的,看事情过程只是一部分,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现在似乎受辱,但是要钱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此处,族里的几位嫡女不免捶胸顿足般悔恨,“早知到璃王殿下有如此的财运,又是当朝皇子,现在还是亲王,我……”
“咋的?你还想咋的?我们来这里是弄个百把万两银子回去壮大我们许氏一族的,收起你那点花花肠子。”族长还是有脑子的。
杨雪不好惹,要钱是一回事,至少现在还没出事,要人……说不定就不同了。
“我们当初怎么就没发现璃王有如此的财运呢?”
“是啊,当初我就说了,再不济也是皇子,就算有点小毛病也是皇帝的儿子,不就是赔了几千两银子吗?怎么说以后封个郡王也是靠山的,现在人情冷了,我们又何必在这里硬要呢?”族里也是有明事理的人。
道理都知道啊,以前也没想联络啊,但是与三百万两银子就这么擦肩而过,谁又能甘心?!
族里多一点祭田铺面,做什么都痛快不少啊。
倒不是个人不想要,而是那个口实在开不了,但是为了许氏一族,那是为了纪念璃王母妃,性质就不一样了,只能绞尽脑汁地想着该如何挽回。
于是便有了老人幼童上门哭求一事。
从古至今,这操作都是成功率最高的。
杨雪觉得这宝华王子也是个坑货,“不过是三万两银子,传出去竟然变成三百万两,他怎么不直接说北国的国库都送我了?”
对付惠家杨家的人容易,毕竟人家都乡下的,没背景,好吓唬。
“但是许家本是清贵之家,对这些弯弯绕绕自然是懂得,门外都是孤老幼儿,王妃确实不好处置。”宁蓉蓉也觉得宝华王子不厚道。
不就是被坑了三万两银子吗?也得了自己想要的好处啊。
“他们心知宫里才出了乱子,儿子造反,老子没脸,百姓都在等着看皇族的笑话,皇室对名声肯定越发看重。外面又是母族的长辈、晚辈,所以璃王府绝不会任由他们长跪在门外,让路人看了笑话。”就算以前不懂,现在也能懂一点其中的门路了。
“王妃倒是懂了。”
“不懂还没那么气,懂了才气人。”
但就为了祭田和铺面就这么跪着,为了钱在这里跪着,有这样的母族,本就是笑话。
不过三百万两,比剿灭一个牛背山还多,这样的笑话,大伙能理解。
但是笑话很好看啊,尤其是璃王回府的时候,一条街都在喊。
“草民参见璃王,王爷千岁千千岁。”
“王爷请为了这些孤苦孩子,发发善心,以慰贤妃娘娘在天之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