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穿越>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第194章 “回声”计划与“爱神”低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回声”计划与“爱神”低语(1 / 2)

2055年,L-77,“倾听者”级隐形科研舰

地球历2055年底,一个代号“回声”的绝密计划,在L-77星域深处,一艘经过特殊改装、外表看似普通陨石的“倾听者”级隐形科研舰内悄然启动。

这艘科研舰远离地球主力舰队活动的喧嚣区域,孤悬于一片引力湍流剧烈、传感器效能大减的星云边缘,这片被称为“混沌回廊”的星域因附近黑洞的引力拉扯而扭曲时空,使得常规探测设备几乎失灵,舰船如同宇宙中一个沉默而专注的耳蜗,在寂静的虚空中屏息凝神,试图捕捉来自遥远维度和古老文明的微弱“回声”,那可能是智慧生命留下的最后残响。

舰桥经过全面改造,中央不再是传统的战术星图,而是一个巨大的、不断流动着复杂数据流和奇异几何图案的全息投影,投影表面闪烁着幽蓝与暗紫交织的光芒,数据流如活物般蜿蜒盘旋,时而凝聚成多维结构,时而散开为加密信号波,映照出潜行者发回的实时信息。投影核心,是四个微弱但稳定的光点,代表着成功潜入“火种”舰队内部的“凯铎”、“斯塔格”、“瑞瓦”和“科恩”,这四位精英特工肩负着渗透与监听的重任,它们发出的加密信息流,如同纤细却坚韧的丝线,借助量子纠缠技术穿透茫茫星海的重重干扰,与“倾听者”舰的接收阵列紧密相连,维系着这场跨越光年的隐秘对话。

孔方佳元帅并未亲临这艘危险的前沿科研舰,他坐镇于后方刚刚稳定下来的前进指挥基地“泰山号”空间站,那里配备了冗余防护系统和战略指挥中心,通过最高等级的量子加密链路远程监控,元帅的目光紧盯着全息界面上的关键指标,评估着潜在风险与回报的微妙平衡,确保前线行动不偏离地球文明的战略蓝图。

李艳和王海峰博士则作为“回声”计划的核心负责人,亲自驻守在“倾听者”舰上,指挥着这个汇集了地球文明最顶尖理论物理学家、信息专家、异星文明心理学家和密码破译员的精英团队,团队成员们在舰桥控制台前日夜轮值,分析着投影中涌动的数据海洋,王海峰专注于信号解码的算法优化,而李艳则统筹着异星心理模型的构建,带领众人从噪声中提炼出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文明碎片。

计划的核心目标有两个:

一是确保与四位内应的联络绝对安全、高效,并从中提取最大价值的情报,以应对“火种”日益增强的监控网络;

二是尝试通过内应提供的、关于“火种”虚拟世界“爱神”和其意识连接机制的碎片信息,反向推导高维力量的干预模式,并寻找更深层次的突破口,为后续的渗透行动奠定基础。

“‘凯铎’最新传回的信号经过三重解密和噪声过滤,确认有效。”一名信息官报告道,他的声音在静谧而专注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清晰,

“内容涉及‘火种’主力舰队第三集群下辖第七战术分队的近期巡逻路线调整,以及其新配属的‘撕裂者III型’突击舰的能量护盾频率参数微调。数据已同步至前线战术网络,供各作战单元实时调用。”

李艳站在全息投影前,身穿合体的白色科研制服,长发利落地挽起,秀美的脸庞上带着连日奋战留下的淡淡疲惫,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却闪烁着锐利而专注的光芒。

她快速浏览着滚动的情报摘要,点了点头:“将这些参数与之前‘斯塔格’提供的第二集群数据交叉比对,分析其战术意图变化模式,推测可能的战略部署调整。另外重点标注所有提到‘虚拟空间维护’、‘意识序列更新’或‘克隆设施’的相关字段,以便优先解析潜在的高维干预痕迹。”

“明白,李博士。”

王海峰则蹲在巨大的全息投影下方,那投影是从舰桥顶部的量子阵列投射出的宇宙星图,闪烁着幽蓝的光芒,面前悬浮着三个半透明的辅助屏幕,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和频谱分析图,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镜片后浑浊的眼睛却锐利如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指尖带起一串串光点涟漪,嘴里喃喃自语:

“……信号载波底层确实存在非标准引力子调制痕迹,这种调制方式……见鬼,它似乎绕过了我们已知的几种量子场论框架,更接近……更接近孔元帅早期论文里提到的、基于零号空间观测推演的‘潜在超对称破缺’效应……简直像是某种高维文明的签名,刻意避开了我们的探测网。”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芒,额头的皱纹因激动而舒展,看向李艳:“李博士!你看这里!内应传回的、关于它们意识连接间歇性‘延迟’的记录,其时间分布模式,与‘守护者’网络在特定空间褶皱区域监测到的、微弱的背景‘灵弦’扰动,存在高度统计学关联!这绝非巧合!每一个峰值都完美对应,就像钟表齿轮的咬合。”

李艳立刻从数据终端旁快步走到他身边,俯身仔细查看数据,秀眉微蹙,白皙的手指轻点屏幕放大细节:“您的意思是……高维力量对‘火种’的控制,并非无缝连接,而是会受到宇宙本身某些底层结构‘微起伏’的影响?就像量子泡沫中的随机涨落,在宏观尺度上放大为干扰?”

“很有可能!”王海峰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差点打到旁边的控制台,金属面板因他动作的幅度而轻微震动,“就像……就像无线电信号会受到电离层干扰一样!宇宙的‘灵弦背景’并非绝对平静的湖面,它也存在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波纹’和‘湍流’!

这些湍流源于暗物质分布或时空曲率的微小变化,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湍流’的规律,甚至……人为地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制造类似的、更强的‘灵弦干扰’,我们或许就能在不使用‘灵弦阻滞器’这种容易暴露的主动设备的情况下,更隐蔽、更广泛地影响‘火种’舰队!

想象一下,我们只需在关键战役前,于宇宙暗区引发一场可控‘风暴’,就能瘫痪它们的指挥链。”

这个设想极其大胆,也极其诱人,舰桥的冷光映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闪烁着希望。这意味着,地球文明可能掌握一种近乎“天象”级别的战略武器,能够利用宇宙本身的力量去对抗敌人,无需耗费庞大资源建造实体武器,而是借用时空本身的脉动。

“但这需要极其精确的宇宙学模型和预测能力,”李艳迅速冷静下来,双臂环抱胸前,指出关键难点,声音沉稳如磐石,“而且,如何‘制造’这种干扰?需要的能量规模恐怕……远超我们现有反应堆的极限,至少是恒星级的输出,才能扰动宇宙尺度的‘灵弦’结构。”

“零号空间!”王海峰几乎是喊了出来,花白的头发都激动地颤抖着,眼角泛起泪光,“还记得吗?零号空间内部弦频率为零,是绝对的‘静默区’。

如果我们能在零号空间内,进行某种受控的、剧烈的‘拨弦’实验,就像在平静的湖心投入一颗巨石,其产生的‘涟漪’……或许就能以某种方式,耦合到外界的‘灵弦背景’中,引发我们想要的大范围、可预测的扰动!

零号空间的特性允许我们聚焦能量而不泄露,实验数据表明,一次小型爆炸就能产生指数级放大的外溢效应。”

这个将零号空间从“庇护所”和“实验室”升级为潜在“战略武器平台”的想法,让整个“倾听者”舰桥瞬间沸腾起来。

科学家们从各自的工位围拢过来,激烈地讨论着可行性,争论声此起彼伏,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模拟结果在屏幕上飞快闪现,有人提出弦理论方程,有人调出历史观测数据,舰桥的空气仿佛因兴奋而带电,预示着人类对抗高维威胁的新曙光。

然而,就在团队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兴奋中时,一条来自“瑞瓦”的、标记为最高紧急等级的加密信息,如同冰水般浇熄了刚刚燃起的热情火焰。

信息解码后,内容令人心悸:

“警报。‘主宰’似已察觉异常。近期虚拟‘爱神’空间内,‘忠诚度筛查’程序运行频率与强度显着提升,数名行为模式偏离预设参数的中级军官‘真实火种’被强制下线,意识信号消失。怀疑已被‘净化’(意指意识抹除)。

‘科恩’所属后勤舰队接到指令,将护送一批特殊物资前往代号‘摇篮’的未知区域,疑似与克隆设施有关,但航线保密等级极高,且由新调派的、完全由人工智能仿造体组成的‘监督者’小队全程监控,难以接近。

建议‘回声’计划暂停大规模信息请求,进入静默潜伏期。自身安全暂无忧,但需极度谨慎。——瑞瓦”

舰桥内的气氛瞬间从火热降至冰点。所有人都明白这条信息意味着什么——高维力量并非毫无察觉,它那无形的触手已经开始收缩,内应网络面临着暴露和毁灭的极大风险。

李艳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王海峰也猛地站起身,脸上的兴奋之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立刻将情报加密传送给孔元帅!”李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舰桥的蓝色冷光映照着她紧绷的脸庞,“通知所有内应,遵循‘瑞瓦’警告,即刻起转入深度静默,非危及文明存续或自身暴露的极端情况,停止一切主动联络。

‘回声’计划调整,优先分析已获取数据,全力寻找‘摇篮’区域的任何蛛丝马迹,并推演‘忠诚度筛查’程序的运作机制和可能的规避方法。”命令被迅速执行。

原本活跃的数据流如潮水般退去,变得稀疏而微弱,舰桥内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研究人员压抑的呼吸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电离子气味。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像无形的巨石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研究员们交换着忧虑的眼神,却无人敢出声打破这死寂。

远在“泰山号”空间站的孔方佳,在收到李艳转来的紧急情报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独自站在指挥中心的巨大舷窗前,宽阔的玻璃映出窗外景象:

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舰队残骸在星空中漂浮,防御平台正缓慢修复,焊接的火花在黑暗中闪烁,宛如垂死的萤火。

星辰的寒光映照在他刚毅而沉静的脸上,深邃的眼眸中波澜涌动,仿佛在倒映着整个宇宙的沉重。内应网络是他打破僵局的关键一手棋,如今这步棋面临着被对手吃掉的危险。高维力量的警觉和反应速度,超出了他的最坏预期,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是继续冒险让内应活动,争取可能的关键情报,还是果断断线,保存这来之不易的火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舷窗玻璃上划过,留下淡淡的雾气痕迹,脑海中飞速权衡着利弊:内应的暴露可能摧毁多年布局,但放弃行动又可能错失扭转战局的契机。

牺牲是战争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无谓的牺牲必须避免,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文明的希望。“凯铎”他们存在的价值,远不止于传递几次战术情报,他们代表着“火种”文明自我觉醒的可能,是未来或许能够从内部瓦解高维力量统治的种子,一旦失去,将再难培育。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接通与“倾听者”舰的加密通讯,全息影像在面前展开,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李博士,王教授,执行‘瑞瓦’的建议,‘回声’计划转入最低功耗运行模式,以保护内应为第一优先。通知他们,在地球文明发动下一次大规模战略行动之前,保持绝对静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