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桌上果然有一盘炸得酥脆的知了猴,金黄冒香。阿强抓起一个丢到嘴里,嚼得满嘴生香。我也吃了几个,味道的确鲜美。席间我们谈笑几句,气氛比起田间劳作时轻松了许多。
吃过饭,我回到家。父亲在院子里修补镰刀柄,母亲则坐在门槛上缝补衣裳。家里弥漫着柴火、铁器和布料的混合气息,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安稳。
午后,太阳渐渐毒辣起来,我没有出门,只是坐在屋里翻看旧物。柜子里还留着我上学时的课本,翻开来,字迹稚嫩,有的地方还留着当年老师的批注。那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让我心里生出一种说不清的惆怅。
母亲走进来,见我翻着那些旧书,笑道:“这些年你在外头忙,都没时间看。要不是你回来,我还想着什么时候清理掉呢。”
我摇摇头:“别扔了,留着吧。就算没用了,也是一段记忆。”
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继续去忙手里的针线活。
傍晚时分,天边染上一层橘红。村里的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此起彼伏。炊烟从一户户人家升起,弥漫在整个村子上空。空气中弥漫着炒菜和柴火的味道,那是我最熟悉的乡愁。
我和父亲坐在院子里,他抽着旱烟,我则静静看着天空的变化。风吹过葡萄藤,叶子沙沙作响,偶尔有知了声此起彼伏。
父亲忽然开口:“你在这边呆了些日子,感觉怎么样?”
我愣了愣,不知该如何回答。是轻松吗?是疲惫吗?还是那种混杂着过去伤痛的复杂感?我只能含糊地说:“比城里安稳一些。”
父亲点点头,没有追问。他只是缓缓吐出一口烟雾,声音低沉:“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过点安稳日子。别太想不通了,想多了心就乱。”
我低下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他不懂我曾经历过的那些痛,但他用最朴素的话语提醒我——安稳才是真。
夜幕降临,蛙声与虫鸣在村子四处响起,像是一首天然的交响曲。我点亮油灯,摊开日记,写下今日的片段:
“第八十二天。今日未下地,因昨夜骤雨。清晨炊烟,父母的身影让我觉得安宁。村口老人闲聊,谈论琐事,却能听出生命的厚重。阿强带我去他家,尝了久违的滋味。午后翻看旧物,心中百感交集。傍晚时分,炊烟升起,父亲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安稳。也许他说得对,也许我仍在挣扎。但至少此刻,心里多了一份平静。”
写到这里,我停下笔,望着油灯的火苗跳动。外面风声渐渐大了起来,隐隐夹杂着雷声。
我忽然预感到,明日也许不会再是这般安稳的日子。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