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穿越>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好的夸德拉多大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好的夸德拉多大家(1 / 2)

老糖坊的甜香

闽东的武夷山脚下,有个叫糖坊坳的村子。村子后山的竹林边,藏着一间老糖坊,土坯墙被熏得发黑,屋顶的烟囱常年冒着淡淡的白烟,空气里总飘着股甘蔗的甜香,混着柴火的焦味,闻着就让人心里发暖。糖坊的主人姓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村里人都叫他黄糖匠,熬了一辈子红糖,双手被蒸汽熏得发红,指甲缝里总嵌着洗不掉的糖渍,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都像藏着糖粒。

这年冬至,山脚下的甘蔗刚收完,捆成捆立在糖坊门口,像片金黄的小森林。黄糖匠正蹲在石碾旁,往碾盘上放甘蔗。石碾是用青石做的,直径足有两米,由一头老黄牛拉着,慢悠悠地转着。甘蔗被碾出清甜的汁水,顺着碾盘的凹槽流进旁边的木桶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像在唱一首甜蜜的歌。

“黄大爷,今儿熬新糖不?”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跑过来,辫子上还沾着草屑,是村里的小学生抽芽,她爹在镇上打工,娘身体不好,黄糖匠常给她塞块红糖解馋。“我娘说想换点红糖,用家里的鸡蛋换。”

黄糖匠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灰:“熬,刚碾好汁,等会儿就上灶。”他接过抽芽手里的鸡蛋,往她兜里塞了块用油纸包着的红糖,“拿着吃,鸡蛋够换一大罐了。”

抽芽捏着温热的红糖,心里甜滋滋的:“大爷,我帮您烧火吧,我会看火候。”

“行啊,”黄糖匠笑着应着,“这熬糖的火,可得看仔细了,大了糊,小了出不了糖。”

糖坊里有口巨大的铁锅,架在砖砌的灶台上,像个小小的池塘。黄糖匠把甘蔗汁倒进锅里,抽芽就往灶膛里添柴。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甘蔗汁慢慢翻滚起来,泛起细密的泡沫,甜香越来越浓,引得抽芽直咽口水。

“这第一步叫‘撇沫’,”黄糖匠拿着长柄木勺,把浮在表面的泡沫撇掉,“这些是杂质,不撇干净,糖就不纯净。”他舀起一勺汁水,对着光看,“你看这汁,得熬到琥珀色,挂勺不掉,才算到时候。”

抽芽瞪大眼睛看着,只见甘蔗汁在锅里渐渐变稠,颜色从浅黄变成深褐,最后像浓稠的蜂蜜,搅动时会拉出长长的丝。黄糖匠把火调小,用木铲不停地搅拌,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进锅里,却被滚烫的糖汁瞬间蒸发。

“熬糖最忌分心,”黄糖匠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得盯着锅,想着火,稍有不慎,一整锅糖就废了。就像做人,得专心,三心二意啥也成不了。”

抽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往灶膛里添了块干柴。她看着黄糖匠专注的样子,觉得他手里的木铲像有魔法,能把普通的甘蔗变成甜美的糖。

傍晚时分,红糖终于熬好了。黄糖匠把滚烫的糖汁倒进铺着甘蔗叶的竹匾里,糖汁在竹匾里慢慢冷却,凝固成块,表面还带着自然的褶皱,像块深褐色的琥珀。他用刀把红糖切成小块,装进陶罐里,递给抽芽:“拿回去给你娘泡水喝,补身子。”

抽芽抱着陶罐,红糖的甜香透过陶罐渗出来,暖烘烘的。“大爷,您这红糖真好,比镇上买的甜。”

“那是,”黄糖匠擦着汗,脸上的笑容比红糖还甜,“咱这是土法子熬的,没加别的东西,就甘蔗和火,熬足了时辰,甜得纯。”

从那以后,抽芽一放学就来糖坊帮忙。她帮着搬甘蔗、烧火、撇沫,黄糖匠就教她辨认甘蔗的好坏——要选节长、汁多、糖分足的,这样熬出的糖才甜;还教她看糖汁的浓度,说“滴珠成线”是最好的状态,滴在冷水里能凝成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