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第378章 陌生的身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8章 陌生的身影(1 / 2)

磨盘旁的灶台刚熬好一锅小米粥,香气混着晨雾漫出改造角的院墙。赵铁柱正蹲在磨盘边,用布擦着石缝里的面粉,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

他抬头望去,晨光里站着个穿蓝布褂子的老汉,肩上扛着袋沉甸甸的东西,布袋角露出点黄澄澄的颗粒。老汉头发花白,脸上刻着很深的皱纹,看年纪比张大爷还长几岁,眼神却亮得很,直勾勾盯着院里的老磨盘。

“您是?”赵铁柱站起身,手不自觉地往腰间摸——那里别着把磨镰刀用的小锉刀,是刚磨完刀顺手别上的。

老汉把肩上的袋子往地上一放,“咚”的一声,袋口散开点,露出里面的糜子。“听说这儿有盘老磨?”他嗓门洪亮,带着点外乡口音,“俺从河对岸来的,想磨点糜子面,给娃做顿黄馍馍。”

王奶奶端着粥碗从屋里出来,听见这话笑了:“来对地方了,这磨盘刚修好,磨出来的面香着呢。”她往灶台上摆碗,“先喝碗热粥暖暖,等会儿让铁柱帮你套牛。”

老汉也不客气,接过粥碗呼噜噜喝了大半,抹了把嘴说:“俺姓周,叫老周,就住在河湾村,以前也有盘这样的磨,前年汛期被冲垮了,找遍了周边,就这儿还有老磨盘。”

赵铁柱看着那袋糜子,颗粒饱满,带着新鲜的谷香,心里估摸着:这分量,怕是得磨小半天。他没多说,转身去牛棚牵黄牛,老周赶紧跟上去搭手,动作麻利得不像个老汉。

黄牛套上磨杆,老周往磨眼里倒了半碗糜子,磨盘“吱呀”转动起来,金黄的糜子面顺着石缝往下淌。老周蹲在旁边接面,手在布袋上蹭了蹭,忽然“哎哟”一声——原来他手心有道新鲜的口子,是刚才扛袋子时被磨破的,血珠滴在面里,染出个小红点。

“咋这么不小心?”赵铁柱递过块干净的布条,“先包上,别沾了面。”

老周咧嘴笑,露出豁了颗牙的牙床:“没事,庄稼人哪没点小伤。”他包好手,又往磨眼里添糜子,可手一歪,半瓢糜子撒在了磨盘上,滚得满地都是。

“看你这手生的,”王奶奶端着簸箕过来,弯腰捡地上的糜子,“以前没磨过?”

“俺家那盘磨是驴拉的,比这牛慢,俺负责添料,不用管牲口,”老周有点不好意思,“这牛性子烈,俺总怕惊着它。”

果然,他说话时没注意牛的动向,磨杆晃了下,差点撞到他胳膊。赵铁柱眼疾手快拽了把牛绳,黄牛“哞”地叫了声,放慢了脚步。“这牛认生,你离磨盘远点,添料时喊我一声就行。”赵铁柱叮嘱道。

磨到半晌,糜子面积了小半袋,老周却突然停了牛,盯着磨盘上的纹路发呆。“这磨盘的齿纹,”他伸手摸了摸,“跟俺家原来那盘一模一样,连轴眼旁边这块缺角都像,当年俺爹为了修它,摔断了腿……”

他声音低下去,忽然又抬头问:“你们这磨盘,是从哪儿搬来的?”

赵铁柱愣了下,这才想起老磨盘的来历他也说不清,只听张大爷提过是拆老磨坊时挪来的,至于老磨坊的原址,早就没人记得了。

“咋了?”王奶奶凑过来,“这磨盘还有啥说法?”

老周没回答,只是反复摸着磨盘的缺角,眼眶有点红。这时,阿伟从镇上回来,看到院里的情景,咋咋呼呼喊:“赵哥,供销社的王主任说,最近总有人去打听老磨盘的事,问是不是在咱这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