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第377章 墙角的磨盘生了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7章 墙角的磨盘生了锈(1 / 2)

秋收后的第一场霜落了,改造角的院墙根结着层白霜。赵铁柱扛着袋新收的玉米路过,脚踢到个硬东西——是那盘被遗忘的老磨盘,石磨的齿缝里积着黑泥,磨盘边缘的铁环锈成了红褐色,像块生了病的老骨头。

“这磨盘还在呢?”他蹲下身,用手抠了抠齿缝,泥块簌簌往下掉,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石质。这磨盘是前几年拆老磨坊时搬来的,据说用了百年,磨过的米面比机器打的香,只是太费力气,早被闲置在墙角。

王奶奶挎着篮子出来倒垃圾,见他盯着磨盘看,叹了口气:“去年想磨点玉米面,找了三个人才挪得动,结果磨齿都平了,磨出来的面粗得像沙子。”

张大爷拄着拐杖过来,烟袋锅敲了敲磨盘:“这老物件,得有牲口拉才管用,人推累死也磨不出细面。”他指了指磨盘中心的孔,“你看这轴眼,都被磨圆了,当年我爷用它磨过小米,香得能招蜜蜂。”

阿伟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个铁刷子:“赵哥,要不咱刷刷看?说不定还能用。”他蹲下去刷铁锈,铁屑混着泥掉下来,露出点银亮的铁色。

赵铁柱摸着磨盘的纹路,磨齿虽平,却还能看出交错的痕迹。“找些硬木楔子,把磨齿凿深点,”他突然笑了,“再修修轴眼,说不定能磨出细面。”

说干就干,赵铁柱找来把錾子,想把磨齿凿深些。可刚凿了两下,錾子就滑了,在磨盘上留下道白痕,震得他虎口发麻。“这石头太硬,”他甩了甩手,“百年老青石,比铁还耐磨。”

王奶奶端来盆水,往磨盘上泼了泼:“湿着凿不容易滑。”她年轻时见过磨坊的师傅凿磨,“得顺着原来的齿纹凿,斜着下錾子,才能开出新刃。”

张大爷找来根旧轴杆,想塞进磨盘的轴眼,可轴眼磨得太圆,轴杆晃得厉害。“得包层铁皮,”他用尺子量了量,“铁皮敲成楔形,塞进去能撑紧。”

阿伟自告奋勇去铁匠铺敲铁皮,回来时却哭丧着脸——铁皮敲大了,塞不进轴眼,敲小了又太松,折腾半天,铁皮被敲得不成样子。“铁匠说这老磨盘的轴眼不规则,没法配标准铁皮,”他把铁皮扔在地上,“要不买台电动磨粉机?镇上就有卖的,几百块钱,磨得又快又细。”

赵铁柱没说话,捡起铁皮,用锤子敲成薄片,一点点往轴眼里塞,边塞边敲:“铁皮软,能顺着轴眼的形状变形。”敲到最后,轴杆果然稳了,转起来“吱呀”响,却不再晃动。

凿磨齿更费劲,錾子下去,只掉点石渣。王奶奶看着急,想起个老法子:“用醋泡!老青石怕酸,泡软了好凿。”她找来个大盆,往磨盘上倒醋,让醋顺着齿缝流进去。

泡了半天,凿起来果然省力些。可新问题又来了——磨盘的上扇和下扇对不齐,磨出来的面还是粗。张大爷趴在磨盘上看了半天,指着一处凸起:“这里高了,得磨平。”

大家轮流用砂纸磨,磨得石粉飞扬,呛得人直咳嗽。阿伟磨着磨着,手一滑,砂纸蹭到胳膊,拉出道血痕。“这破磨盘,”他甩着胳膊,“不弄了!费劲不说,磨出来的面还不如买的细!”

傍晚时,磨盘终于修好了。赵铁柱找来头老黄牛,是隔壁村借的,牛鼻子上还套着磨得发亮的木环。他把牛套在磨杆上,王奶奶往磨眼里倒了把玉米粒,张大爷牵着牛慢慢走。

黄牛“哞”地叫了声,磨盘开始转动,“吱呀吱呀”的响声在院子里散开。第一圈磨出来的面带着点粗渣,第二圈就细了些,第三圈时,雪白的玉米面顺着磨盘边缘流下来,像道细细的瀑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