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第537集:(大结局)沙棘与星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7集:(大结局)沙棘与星光(2 / 2)

写完后,她把笔记本放回盒子里,轻轻关上抽屉。转身时,发现林志远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一件厚外套:“怎么不穿外套就出来了?会着凉的。”苏宛清笑着扑进他怀里:“我只是想看看给你的生日礼物。”林志远捏了捏她的脸:“不用急,生日当天再看也不迟。快回去睡觉,明天还要去买面包呢。”

两人一起回到卧室,苏宛清躺在林志远的怀里,很快就睡着了。梦里,她看到北方的杏花盛开了,漫山遍野都是粉色的,她和林志远在磨坊前拍照,村里的孩子们围着他们笑,李书记和老支书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沙棘果酱,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早上,林志远早早地就起床了,去超市买了全麦面包和牛奶。苏宛清醒来时,闻到厨房里传来的香味,立刻起床洗漱。走到餐厅时,看到林志远已经把面包和牛奶摆好了,还在桌子上放了一小碟沙棘果酱。“快吃吧,”林志远笑着说,“吃完我们去图书馆,查点关于老磨坊历史的资料,说不定对宣传有帮助。”

苏宛清坐下,拿起一片面包,抹了点沙棘果酱,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还有淡淡的桂花香,和林志远的笑容一起,成了这个早晨最美好的开始。她看着林志远,忽然觉得,原来幸福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这样的朝朝暮暮:一起吃早餐,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规划未来的每一步,不管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里的小事,都有彼此陪伴在身边。

吃完早餐,两人一起出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林志远牵着苏宛清的手,走在人行道上,偶尔跟她聊起北方项目的细节,聊起村里的趣事,聊起生日当天的计划。苏宛清听着他的话,看着路边的风景,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生日当天的夜景,期待下周的北方之行,期待未来和他一起走过的每一段路。

走到图书馆门口时,林志远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苏宛清:“对了,有件事想跟你说。”苏宛清好奇地看着他。“我跟领导申请了,等北方项目的试点方案落地后,就把工作重心调回本地,”林志远说,眼里带着认真,“以后尽量少出差,多陪你。”苏宛清看着他,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她伸手抱住他,声音哽咽:“真的吗?”“真的,”林志远点头,轻轻拍着她的背,“我不想再错过你的生日,不想再让你一个人在家等我回来。”

图书馆门口的樱花树开得正好,粉色的花瓣偶尔落在他们身上。苏宛清靠在林志远的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面包香,忽然觉得,原来最好的未来,就是你爱的人愿意为你放弃远方,把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就是你们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经历生活里的酸甜苦辣,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是烟火气的幸福。

她抬起头,看着林志远的眼睛,轻声说:“林志远,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就算你还要去北方出差,我也会跟你一起,帮你整理资料,帮你拍照片,帮你把项目做好。”林志远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好,我们一起。”

两人手牵手走进图书馆,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们一起走到历史文献区,开始查找关于老磨坊的资料。苏宛清翻着一本旧县志,林志远在旁边做笔记,偶尔交换一个眼神,不用说话,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阳光渐渐移动,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多,却依旧安静。苏宛清合上书,伸了个懒腰,看着林志远:“找到了一些关于老磨坊的记载,说它建于清朝末年,以前是村里的主要粮食加工点,后来因为机械化生产,就渐渐闲置了。”林志远点头,把笔记递给她看:“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包括磨坊的占地面积、木齿轮的尺寸,还有以前的加工效率,这些都能用到宣传资料里。”

苏宛清接过笔记,看着上面整齐的字迹,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以前,他总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不管是工作,还是为她做的小事。她抬头看着他,忽然觉得,能遇到他,是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中午想吃什么?”林志远忽然问,合上了手里的书。“我想吃你做的番茄炒蛋。”苏宛清笑着说。“好,”林志远立刻答应,“我们现在就回家,我去买菜。”两人收拾好东西,手牵手走出图书馆。门口的樱花树还在落花瓣,风一吹,粉色的花瓣像雪一样飘下来,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像一场浪漫的梦。

回家的路上,林志远牵着苏宛清的手,偶尔会指着路边的商店说:“这家店的番茄很新鲜,我们买点回去。”“那家店的鸡蛋不错,上次买过。”苏宛清笑着点头,跟在他身边,看着他认真挑选食材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

回到家,林志远去厨房做饭,苏宛清坐在客厅里,继续整理早上查来的老磨坊资料。她把重要的信息都摘抄下来,还画了一张简单的老磨坊结构图,方便后续做宣传资料。厨房里传来切菜的声音、炒菜的声音,还有林志远偶尔哼起的歌,这些声音混在一起,成了最温暖的家的味道。

“饭做好了,快来吃。”林志远端着菜走出厨房时,苏宛清立刻放下手里的笔,走到餐桌旁。桌子上摆着番茄炒蛋、清炒时蔬,还有一碗蛋花汤,都是她喜欢吃的。“快尝尝,”林志远给她夹了一筷子番茄炒蛋,“看看味道怎么样。”苏宛清咬了一口,酸甜可口,是她熟悉的味道。“好吃,”她点头,“比上次吃的更好吃。”林志远笑着说:“只要你喜欢,我天天给你做。”

吃饭的时候,两人一起聊起下周去北方的计划。林志远说,他已经跟项目组的人打好招呼了,下周一起去村里,先跟李书记商量石板路的选址,再去老磨坊拍照片,还要跟合作社的成员讨论沙棘深加工的事。苏宛清说,她会提前把摄影器材准备好,还会把采访提纲再完善一下,争取能多收集一些村里的故事。

“对了,我还想给村里的孩子们上一节摄影课,”苏宛清忽然说,“教他们怎么用手机拍照,让他们把村里的美景拍下来,说不定以后能做成一个小小的摄影展。”林志远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我跟李书记说一下,让他帮忙通知村里的孩子。”

吃完午饭,两人一起收拾厨房。苏宛清洗碗,林志远擦桌子,偶尔会互相调侃几句,笑声在厨房里回荡。收拾完后,他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起看关于乡村文旅的纪录片,偶尔会暂停下来,讨论里面的宣传方式,看看能不能用到北方项目里。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苏宛清靠在林志远的怀里,看着纪录片里的乡村风景,忽然觉得,未来的日子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而明亮。她想起生日当天的夜景,想起北方的杏花,想起老磨坊重新转动的样子,这些期待像一颗颗种子,在她心里慢慢发芽,长成了满树的希望。

“林志远,”苏宛清轻声说,“等北方项目结束后,我们去旅行好不好?就我们两个人,去看看海边,去爬爬山。”林志远低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好啊,你想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要先把项目做好,让村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苏宛清点头,紧紧抱住他:“嗯,我们一起努力。”

那天下午,他们就这样靠在沙发上,一起看纪录片,一起讨论项目,一起规划未来。阳光渐渐西斜,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两条紧紧依偎在一起的线,再也不会分开。苏宛清看着林志远的侧脸,心里忽然想起他在高铁站给她的旧书签,想起上面写的“往后出差,我能带着你的‘小太阳’一起”。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小太阳”,其实就是彼此的陪伴——不管走多远,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有对方在身边,就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和底气。

晚上,苏宛清躺在床上,看着身边熟睡的林志远,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她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想起他们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一起买菜做饭,一起讨论项目和未来,这些平凡的瞬间,却组成了最幸福的日子。她悄悄在他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吻,轻声说:“林志远,生日快乐(提前预祝),还有,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柔而安静。苏宛清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生日当天的惊喜,更期待着和林志远一起,走向满是星光与烟火的未来。而桌子上的玻璃罐里,沙棘果酱还在泛着橙黄色的光,像一颗小小的太阳,照亮了这个温馨的夜晚,也照亮了他们共同的期许。

接下来可以基于这个故事继续延伸,比如写生日当天“拾光”餐厅的约会细节,加入林志远看到生日礼物(定制笔记本)时的反应,或是推进北方项目的实地考察情节,描写两人在村里与李书记、老支书的互动,以及给孩子们上摄影课的温馨场景。需要我继续写生日约会的章节,还是直接展开北方项目的实地情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