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第275章 李靖的决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李靖的决择(2 / 2)

徐庶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不迫地摇了摇头,侃侃而谈:“元帅差矣!您这是虑小患而失大节啊!霍无忌叛乱,乃是动摇大夏国本、关乎社稷存亡之头等大事!长安虽是要冲,终究不过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元帅您长驻于此,与唐军对峙,空耗钱粮兵马,于扭转朝廷危局并无大益,实非明智之举!”

李靖目光一闪:“先生之意是……?”

“非是放弃,而是‘归还’!”

徐庶掷地有声,“当初强行占据长安的,是霍无忌!唐人心中所恨,亦是霍无忌!帅爷若此时主动示好,将长安城交还于唐国,李世民必感念元帅之情谊,化干戈为玉帛!徐庶不才,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亲赴唐营,面见唐主,陈说利害,促成夏唐两国就此罢兵言和,结为盟好!届时,元帅后顾无忧,自可全力东向,专心平定内乱,匡扶社稷!”

李靖闻言,脸上露出极度挣扎与不舍之色:“这……将长安重镇,拱手归还唐国?未免……未免太可惜了!此城乃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所得……”

“元帅!”徐庶语气恳切,带着最后的劝说,“切勿因小失大啊!请您权衡,是大夏的万里江山、煌煌社稷重要,还是这孤悬于外、强敌环伺的一座长安城重要?舍弃一城,换取平定内乱、再造大夏之功业,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李靖沉默良久,仿佛经历了一番极其艰难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重重一叹,仿佛下定了决心,重重一拍大腿:“罢了!先生真知灼见,如醍醐灌顶,令李某茅塞顿开!好!就依先生之计!本帅这便着手调兵,封锁通往京畿之要道!至于唐国那边,就有劳先生费心周旋,务必促成和议!”

徐庶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肃然长揖:“帅爷以国事为重,忍痛割爱,高风亮节,徐庶佩服!元直定不负所托,必说服唐主,使元帅无西顾之忧!”

待徐庶的身影消失在帅府门外,书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

李靖脸上那慷慨激昂、从善如流的表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静与一丝淡淡的嘲讽。

他缓缓坐回椅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哼,徐元直啊徐元直,不愧是诸葛亮的同窗,好一招驱虎吞狼、一石二鸟之计!三言两语,就想让我李靖自毁长城,放弃长安这战略要地,去跟霍无忌那小子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你蜀汉坐收渔翁之利?未免也太小觑我李某人了。”

这时,一阵香风拂过,身着红衣、风姿绰约的红拂女自后堂袅袅走出,来到李靖身后,纤手轻轻为他按揉着肩膀,温言软语道:“帅爷,老太君的信,您也看过了。她的意思很明确,希望我们能静观其变,按兵不动,切勿轻易插手京都那边的浑水。”

李靖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叹道:“夫人的意思,我岂能不知?老太君深谋远虑,是为我等着想。只是……这太后的血衣带诏在此,名义上代表着皇室正统。我若全然无视,置身事外,传扬出去,难免落得个不忠的骂名,于名声有损啊。”

红拂女美眸中闪过一丝惊讶:“那……帅爷难不成,真被那徐庶说动,打算与镇东王兵戎相见?”

“呵呵,”李靖闻言,不由得轻笑出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出老将的睿智与对局势的清晰认知!

“与那小子为敌?夫人,即便我有此心,也未必有那个力啊!你想想,霍无忌如今携大胜之威,麾下常遇春、卫青、薛仁贵、韩信、王保保……哪个不是当世名将?他手中直接掌控的兵力已近百万,且士气正盛!我即便倾尽长安之力前往嘉峪关,胜负之数,亦在未知之天,更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甚至……一败涂地。”

红拂女点头,深以为然:“确实。依眼下形势看,霍小子……镇东王羽翼已丰,篡位之势恐难阻挡。只要帅爷您保持中立,按兵不动,无论最终京都谁胜谁负,以您的威望和实力,将来依然是大夏军中不可或缺的柱石。”

李靖微微颔首:“夫人所言,正是稳妥之道。按兵不动,可保实力,亦能在未来新朝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是……”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血迹斑斑的衣带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只是,若全然不作表示,不仅于忠义有亏,史书上也会把我记成同党啊!”

红拂女疑惑道:“那帅爷的意思是……?”

李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缓缓说道:“既然不能明着反对,也不能毫无表示……那就,派个人去,表个态吧。”他回头看向红拂女,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夫人,此事,恐怕要辛苦你和昆仑跑一趟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